當前位置:首頁 > Kaiyun全站官网登录 > 免耕播種 山東(dong) 陵縣低碳技術助小麥節水增效
近日,在山東(dong) 陵縣神頭鎮遲家村的同一塊地頭上,筆者看到左右兩(liang) 邊的小麥長勢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一邊是小麥葉麵肥大、顏色深綠、苗齊苗壯,長勢喜人;而另一邊的小麥卻是相反的狀況……
“長勢好的地塊是用免耕直播法種的,這種種植方式既耐旱還省水。”縣農(nong) 機局技術員李憲智說:“這是縣農(nong) 機局在遲家村實施免耕播種的示範田。9畝(mu) 小麥從(cong) 選種、施肥、種值時間、澆灌時間等*相同的種植管理模式,隻是小麥播種的方式不同,一種是傳(chuan) 統播種,另一種是新型免耕播種技術。免耕播種在降低作業(ye) 成本、培肥地力的同時還將上一季作物秸稈、殘茬覆蓋地麵減少了雨水地表徑流和水分的蒸發,同時秸稈腐爛形成大量的有機質等有利條件為(wei) 小麥的生長更是增加營養(yang) ,所以長勢較好。”
李憲智說:“免耕播種的小麥澆一次水,每畝(mu) 比澆翻耕過的麥田至少省 15立方水。目前全縣免耕播種的小麥麵積達到了2萬(wan) 多畝(mu) ,”
陵縣是全國小麥主產(chan) 區之一。麵對日益嚴(yan) 峻的水資源危機,該縣大力開發節水技術。縣農(nong) 技推廣中心與(yu) 山農(nong) 大、德州市農(nong) 科所聯合承擔了省“主要農(nong) 作物農(nong) 藝節水綜合技術推廣”項目,創新推廣方式,抓好試驗示範,在核心區設立示範區、示範戶及抗旱種子高產(chan) 攻關(guan) 田,縣裏統一調運德抗6756、德旱986等小麥新品種,采用抗旱型種子包衣劑拌種技術,並免費發放種衣劑。同時,積極推廣新型技術,采用免耕播種、平衡配方施肥、地膜和秸杆覆蓋保墒技術、適(雨)種植結構調整技術減免耕保水、化學製劑保水節水等綜合技術,並大力推廣節水灌溉,以地下暗灌代替明渠灌溉,改大畦平做為(wei) 無畦壟作種植。
為(wei) 強化農(nong) 民的節水意識,縣裏還編寫(xie) 、發放配套技術規程和明白紙,對村幹部、農(nong) 民技術員和科技帶頭戶進行技術培訓。在作物生長的關(guan) 鍵時期,深入田間進行技術指導。兩(liang) 年多,全縣共舉(ju) 辦各類培訓班50期,發放明白紙5萬(wan) 餘(yu) 份,培訓人員18000多人。目前,該縣近30萬(wan) 畝(mu) 小麥實現了良種區域化和栽培模式化,小麥良種普及率達100%,形成了小麥抗旱、耐鹽、高產(chan) ,主要農(nong) 作物省水、節能、增效的綜合技術體(ti) 係。
如今,在陵縣,低碳技術成為(wei) 小麥節水增產(chan) 的秘密武器。在神頭鎮萬(wan) 畝(mu) 現代農(nong) 業(ye) 項目區,采用抗旱型種子包衣劑拌種技術,小麥出苗整齊、健壯、根係發達,抗旱性良好,節水*。”該縣農(nong) 辦主任邱永軍(jun) 說,“省農(nong) 技站站長研究員劉貴申擔任主任,市種子管理處副處長研究員柳金山任副主任和市有關(guan) 專(zhuan) 家五人組成的驗收委員會(hui) 對項目區的抗旱品種德抗6756、雜三、德旱986三麥品種種植區、秸稈還田項目區,水肥耦合技術項目區的麥田進行了測產(chan) 驗收,畝(mu) 可增加收益1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