谘詢熱線

19032001373

當前位置:首頁  >  Kaiyun全站官网登录  >  糧食安全:如何保證我國糧食增產(chan)

糧食安全:如何保證我國糧食增產

更新時間:2009-07-30      點擊次數:3012

 “民以食為(wei) 天”,農(nong) 業(ye) 問題曆來是立國興(xing) 邦的大事。農(nong) 業(ye) ,特別是糧食安全問題是關(guan) 係我國經濟發展、社會(hui) 穩定、天下安危、民心向背的重大全局性問題。

  有土斯有糧

  預計2020年,我國人口將增至15.0億(yi) ,按人均糧食消費量395公斤計算,全國糧食總消費量將達5940.0億(yi) 公斤,超過《國家糧食安全中長期規劃綱要(2008-2020年)》2020年糧食綜合生產(chan) 能力約10%。為(wei) 此,國務院剛通過了《全國新增1000億(yi) 斤糧食生產(chan) 能力規劃2009-2020年》,到2020年我國糧食生產(chan) 能力在現有萬(wan) 億(yi) 斤的基礎上新增千億(yi) 斤。

  2007年我國耕地麵積為(wei) 18.26億(yi) 畝(mu) 。人均耕地麵積1.38畝(mu) ,約為(wei) 世界平均水平的40%,而且其中質量相對較差的中低產(chan) 田占2/3。

  據報道,近年我國農(nong) 業(ye) 部在全國範圍內(nei) 建設的500個(ge) 糧食萬(wan) 畝(mu) 高產(chan) 創建示範片麵積642.3萬(wan) 畝(mu) ,通過推廣高產(chan) 栽培技術,獲得了平均畝(mu) 產(chan) 617Kg,並創造了畝(mu) 產(chan) 679Kg的我*畝(mu) 小麥單產(chan) zui高記錄,這是十分可喜的消息。

  但是,從(cong) 642.3萬(wan) 畝(mu) 示範片擴大到全國7.2億(yi) 畝(mu) 耕地,保證2020年糧食綜合生產(chan) 能力大於(yu) 5940億(yi) 公斤,還有許多工作要做,除農(nong) 業(ye) 水利、良種優(you) 化外,還要加快沃土工程建設、推廣秸稈還田和施用有機肥,以培肥地力,改善土質。

  土沃才高產(chan)

  建國以來,由於(yu) 我國土壤普遍缺氮,為(wei) 追求高產(chan) 而限於(yu) 當時國內(nei) 條件大量單施氮肥,致使土壤有機質及其它營養(yang) 元素大量消耗。因而土壤養(yang) 分逐漸失去平衡,並損害了土壤的生物活性和生態係統,削弱了土壤的綜合肥力。

  雖然近10年來,我國耕地增施了磷鉀肥料農(nong) 田土壤的肥力有所改進,但是其養(yang) 分的投入與(yu) 產(chan) 出仍存在著不平衡,尤其有機肥投入不足,所以國內(nei) 農(nong) 業(ye) 專(zhuan) 家普遍認為(wei) ,當前糧食產(chan) 量的核心問題在土壤。現在雖有好的作物品種、好的培養(yang) 技術、旱澇保收的農(nong) 田水利條件,但大麵積的糧食產(chan) 量就是上不去,問題就在土壤。當務之急就是要通過秸稈還田,施用有機肥,以改良土壤質量。

  秸稈還田不僅(jin) 能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提高土壤有機質、改良土壤物化性質、增加土壤保水能力,還能對土壤補氮,補磷補鉀,特別是補鉀。

  據統計,國內(nei) 主要糧食作物秸稈資源共約6.0億(yi) 噸,約占作物總產(chan) 的60%左右,目前用於(yu) 還田作肥料的隻占50%左右。為(wei) 了確保糧食安全,理應全部還田。但目前政府正在支持秸稈能源化利用,凡從(cong) 事秸稈成型燃料、秸稈氣化、秸稈幹餾等秸稈能源化的生產(chan) 企業(ye) ,消耗秸稈量在1萬(wan) 噸/年以上的,中央財政均給予綜合性補助。今年還要擴大秸稈固化氣化試點範圍。對秸稈電廠,國家發改委根據《可再生能源發電價(jia) 格和費用分攤管理試行辦法》規定,給予扶持。

  目前,全國有機肥主要資源除農(nong) 作物秸稈外,禽畜糞便共約7.41億(yi) 噸。有機肥可提高土壤肥力,促進土壤微生物的活力。現正在全國推行的沼氣工程是結合當前國情,利用有機肥資源較好的方法。它是通過建設沼氣池(罐),利用人畜禽糞便、生活汙水及農(nong) 業(ye) 廢棄物等入池發酵產(chan) 生沼氣、沼液、沼渣,用於(yu) 日常生活和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

  平衡合理施用化肥

  大量研究結果證明,隻要測土配方合理施用化肥,特別是其養(yang) 分的均衡供應,不僅(jin) 可以提高農(nong) 產(chan) 品品質,也不會(hui) 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所以,合理的施肥量及其均衡養(yang) 分的確定至關(guan) 重要。

  目前我國實施的測土配方施肥技術一般根據基礎地力估計目標產(chan) 量,再按照作物每100Kg產(chan) 量需要養(yang) 分量計算獲得目標產(chan) 量時所需的總養(yang) 分量,減去土壤可提供的養(yang) 分量,則為(wei) 施肥的養(yang) 分量,再按不同肥料的利用率作為(wei) 實際的施肥量。由於(yu) 土壤提供的養(yang) 分量和肥料利用率的不準確性,實際施肥量難以,因此需要引入生態平衡施肥技術模式加以改進。

  鑒於(yu) 目前我國廣大農(nong) 民種植技術水平不高,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又以個(ge) 體(ti) 農(nong) 戶分散經營為(wei) 主,如果能組織化肥生產(chan) 企業(ye) 承擔測土工作並生產(chan) 配方複合“套餐”肥料,直供農(nong) 民施用,這既可保證複合肥質量,又可降低複合肥單位養(yang) 分成本,還大大地方便農(nong) 民。

  測土配方直接供肥,開發“套餐”複肥
  
  我國大中小型化肥廠幾乎遍布全國各地區,大多數企業(ye) 都有尿素裝置或硝銨裝置,具有配製“套餐”複合肥的優(you) 勢。初步設想:這些地區化肥廠利用其尿素裝置所產(chan) 的尿素,一部分尿素按農(nong) 化服務推薦的配方配以磷肥和鉀肥配成複合肥,用作該地區主要大田作物的基肥,另一部分尿素用作追肥。之所以采用基肥、追肥分施的主要原因是:在我國目前的技術和經濟條件下,一次性施肥的肥料養(yang) 分釋放難以做到與(yu) 作物不同時期養(yang) 分需要同步,而且,目前的緩控釋肥價(jia) 格偏高,難以為(wei) 大田作物為(wei) 主的農(nong) 民所能接受。

  近年中海化學公司與(yu) 海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合作,在海南省啟動化肥直供,實施測土配方施肥試點工作後,目前已在海南、廣西、吉林建成了3個(ge) 生產(chan) 中心,完成測土數據2.2萬(wan) 多個(ge) ,實現肥料直供46萬(wan) 多噸,示範麵積達6.1萬(wan) 畝(mu) 。示範區域內(nei) ,水稻、玉米、香蕉等作物平均每畝(mu) 節肥20%,增產(chan) 17%。

  鉀肥是當今化肥進一步提高農(nong) 作物單產(chan) 和品質的關(guan) 鍵

  預計2010年我國糧食、蔬菜、果樹、經濟作物以及工業(ye) 用途的鉀鹽總需求量約為(wei) 1100萬(wan) 噸左右。而2008年我國鉀鹽產(chan) 量僅(jin) 為(wei) 330萬(wan) 噸(其中青海鹽湖工業(ye) 集團213萬(wan) 噸,其他生產(chan) 企業(ye) 117萬(wan) 噸),遠遠不能滿足需求,需大量進口解決(jue) 。因此,必須多管齊下采取相應開源節流、增產(chan) 節約措施。

  加快鉀鹽工程建設步伐。我國鉀鹽主要產(chan) 區在青海柴達木盆地和新疆羅布泊鹽湖地區,其可溶性鉀鹽儲(chu) 量為(wei) 7.91億(yi) 噸,四川、貴州、新疆、陝西、西藏、雲(yun) 南、甘肅等新發現的鉀鹽板塊預測為(wei) 2.3億(yi) 噸(需加深勘探落實),總計可供開采的鉀鹽資源約為(wei) 10.21億(yi) 噸。

  預計到2010年我國鉀鹽產(chan) 量可達400萬(wan) 噸。我國鉀鹽企業(ye) 應趁當前“擴大內(nei) 需,促進增長”之機,加快國內(nei) 鉀鹽工程建設步伐,盡快將二期、三期工程促上去,同時千方百計挖掘現有生產(chan) 裝置潛力並采取措施克服冬季氣候條件進行增產(chan) 。

  加強加快國內(nei) 外鉀鹽資源的勘探開發力度和進度,加強地質綜合勘探尋找地下可溶性鉀鹽資源。

  節約鉀肥,避免超施。我國農(nong) 業(ye) 專(zhuan) 家對近期我國鉀肥使用情況分析認為(wei) ,我國鉀肥超施現象比較明顯,有很大的節約空間,主要用鉀的作物如蔬菜、水果、水稻每年可節約200萬(wan) 噸K2O鉀肥。利用難溶性鉀資源生產(chan) 鉀肥。為(wei) 了減少鉀肥進口量,除了以上措施外,必須擴大生產(chan) 鉀肥的鉀鹽資源範圍。我國鉀長石、海綠石、伊依石等含K2O8%~13%的難溶性鉀資源,總儲(chu) 量超過50億(yi) 噸(折KCL80億(yi) 噸),廣泛分布於(yu) 安徽、內(nei) 蒙古、新疆、四川、山西、江蘇、貴州等省市區。

  調整化肥價(jia) 格,促進企業(ye) 技術創新

  化肥價(jia) 格目前尿素主流價(jia) 格為(wei) 1850元/噸,每公斤養(yang) 分相當於(yu) 4元。而目前磷酸二銨3200元/噸,相當每公斤養(yang) 分5元,若折合每個(ge) P2O5養(yang) 分則為(wei) 5.17元,高出尿素的N養(yang) 分約29.2%。鉀肥價(jia) 格為(wei) 5500元/噸,相當於(yu) 每公斤K2O養(yang) 分9.2元,高出尿素的N養(yang) 分130%,很不合理,應進行相應調整。

  企業(ye) 技術改造創新尿素目前以無煙煤為(wei) 原料的尿素企業(ye) 除要進行節能降耗減排的技術改造外,還要擴大製氣原料來源並采用加壓連續氣化法取代原常壓間歇氣化法,以大幅降低生產(chan) 成本,爭(zheng) 取尿素出廠價(jia) 格達到每公斤N養(yang) 分為(wei) 3元左右。

  磷銨鑒於(yu) 國產(chan) 硫磺資源有限,除盡量采用冶煉含硫廢氣製酸外,應恢複發展磺鐵礦(硫化鐵礦)製酸並以酸渣煉鐵以減少部分鐵礦進口和降低硫酸成本。

  鉀肥為(wei) 了降低我國鉀肥對外的依存度,減少不合理的外匯支出,必須加快利用難溶性鉀資源生產(chan) 鉀肥的早日實現。

  糧食成本與(yu) 農(nong) 民增收

  根據我國農(nong) 業(ye) 部在全國範圍內(nei) 建設的500個(ge) 糧食萬(wan) 畝(mu) 創建示範片(總麵積642.3萬(wan) 畝(mu) ),通過采用高產(chan) 栽培技術,獲得的平均畝(mu) 產(chan) 617kg和2009年小麥的zui低收購價(jia) 為(wei) 1.7元/公斤進行估計,種植小麥的每畝(mu) 產(chan) 值為(wei) 1049元,扣除種子、化肥、農(nong) 藥、農(nong) 機、水電及人工等費用後,純收入為(wei) 611.1元,另外,加上國家各項惠農(nong) 補貼共約96.9元/畝(mu) ,總收入為(wei) 758元。

  在有條件的地區,調整作物結構,改種水稻,采用超級稻種,畝(mu) 產(chan) 至少700公斤。估計每戶農(nong) 民的種糧年收入約可增至15,393元,人均年收入5,131元。

  看來到2020年我國農(nong) 民人均收入要達到2008年的兩(liang) 倍,我國每戶農(nong) 民除種植糧食作物外,還須進行養(yang) 殖業(ye) 或其它能增收的事業(ye) 。同時,國家須進一步提高糧食zui低收購價(jia) 格和各項惠農(nong) 種植補貼金額並實現部分農(nong) 民進城務工,才有希望達到。此外,在堅守18億(yi) 畝(mu) 耕地紅線的前提下,還應千方百計增加種植麵積,增加非糧食作物生產(chan) ,進一步增加農(nong) 民收入。

  結語

  1.我國耕地土壤養(yang) 分中*鉀含量較低,水溶性鉀礦資源很有限,秸稈還田能培肥地力並補鉀,勢在必行。不應搞秸稈能源化,即不氣化、不幹餾、不發電。應大力提倡秸稈還田,為(wei) 秸稈還田讓路,促進全麵落實。

  2.受有機肥養(yang) 分濃度低、產(chan) 地分散等客觀條件製約,我國不宜搞有機肥產(chan) 業(ye) 化,應在其原料產(chan) 地盡量就地使用。

  3.鉀肥不能長期依靠進口,耗用大量外匯。除應加強各地質部門對可溶性鉀鹽礦藏的勘探開發利用外,必須動用國內(nei) 難溶性鉀鹽資源(鉀長石、海綠石、伊依石等)生產(chan) 鉀肥,以減輕對外依存度。

  當前,技術比較成熟,經濟效益比較好的是用鉀長石作水泥原料,既產(chan) 富鉀窯灰鉀肥,又提高水泥附加值,還改善排空水泥窯尾氣質量。窯灰用於(yu) 南方酸性水稻土,效果非常好。

  4.化肥是當前及今後增產(chan) 糧食的主要肥料。必須用好測土配方生態平衡施肥技術。生態平衡施肥的目的是經濟、生態和社會(hui) 效益的統一,它既能增加產(chan) 量、降低施肥成本,改善品質,又能改善環境汙染和培肥地力。

  5.國產(chan) 和進口的鉀肥應進行限價(jia) ,目前市場價(jia) 格過高,產(chan) 糧農(nong) 民用不起就不用,將影響糧食單產(chan) 。鉀肥價(jia) 格按養(yang) 分計應與(yu) 尿素磷銨看齊。


 

kaiyun开云真人
  • 聯係人:陳麗婷
  • 地址:杭州市拱墅區祥園路中國(杭州)智慧信息產業園3號樓11-13樓
  • 郵箱:yangli@top17.net
  • 傳真:86-0571-86059660
關注我們

歡迎您關(guan) 注我們(men) 的微信公眾(zhong) 號了解更多信息

掃一掃
關注我們
版權所有©2025kaiyun开云真人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xml    總訪問量:970007
    技術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