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Kaiyun全站官网登录 > 重慶市依托補貼政策大力推廣機插秧技術
今年中央財政安排重慶市農(nong) 機購置補貼資金2.3億(yi) 元,重慶市級財政安排5000萬(wan) 元。重慶市依托補貼政策,大力推廣水稻機插秧技術,確保今年全市機插秧麵積突破70萬(wan) 畝(mu) 。截至4月13日,重慶市已簽訂2652台補貼購買(mai) 插秧機合同,比2008年插秧機保有量多350餘(yu) 台,已經有2013台插秧機送到農(nong) 戶手中。
推廣水稻機插秧技術,是推進水稻全程機械化、突破製約主要糧食作物生產(chan) 環節機械化“瓶頸”的重要舉(ju) 措。重慶市自2006年開始加快推廣這項技術,對農(nong) 戶購買(mai) 插秧機的補貼比例不斷提高,2008年補貼比例超過80%,機插秧麵積由當初的幾萬(wan) 畝(mu) 擴大到2008年的57萬(wan) 畝(mu) 。
目前,重慶市進一步加大推廣機插秧技術的工作力度。一方麵,各級農(nong) 機部門積極與(yu) 農(nong) 業(ye) 部門加強合作,結合農(nong) 藝技術,做好插秧機的選型配套、對比試驗及數據收集、宣傳(chuan) 培訓等工作。農(nong) 民逐步認可和接受了機插秧技術,為(wei) 加速推進機插秧推廣夯實基礎。另一方麵,重慶市通過引進、吸收先進技術,實現了兩(liang) 行插秧機本地化生產(chan) ,適應了當地山區和丘陵的地形環境,全市插秧機保有量迅速增加,為(wei) 機插秧技術推廣奠定了堅實的物質裝備基礎。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重慶市今年除對插秧機、育秧軟盤分別給予財政補貼外,還按每畝(mu) 3元標準安排了推廣工作專(zhuan) 項經費。各區縣推廣機插秧的積極性高漲,江津、梁平、涪陵、長壽等水稻主產(chan) 區,均在中央與(yu) 市級補貼的基礎上,增加了配套補貼和推廣資金,機插麵積快速增長。
當前,農(nong) 戶補貼購買(mai) 的插秧機已經投入到春耕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中。重慶市各地農(nong) 機部門積極采取措施組織開展農(nong) 機社會(hui) 化服務,做好機插育秧秧苗的管理、插秧機具的落實、作業(ye) 機手的培訓等準備工作,努力擴大機插麵積,確保今年機插秧推廣麵積上一個(ge) 新台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