谘詢熱線

19032001373

當前位置:首頁  >  技術文章  >  設施蔬菜種植長期施肥的土壤養(yang) 分特征

設施蔬菜種植長期施肥的土壤養分特征

更新時間:2016-07-04      點擊次數:1809

  內(nei) 容摘要:設施蔬菜地土壤施入有機肥後,形成微團聚體(ti) ,可以提高土壤的緩衝(chong) 能力,從(cong) 而提高土壤的供肥保肥性、穩溫性、酸堿適度性和保濕供水性等性能。同時,還能夠提高土壤酸性物質的活性,促進難溶性養(yang) 分向有效養(yang) 分轉化,從(cong) 而提高土壤的肥力。
  土壤生態環境,主要是指與(yu) 蔬菜生長發育關(guan) 係密切的土壤理化性狀,如土壤的酸堿度、通透性、含鹽量、養(yang) 分的有效性等。設施蔬菜種植是高度集約化的栽培方式,除選擇適宜的地塊建造設施外,主要是通過施肥澆水等管理措施,來培肥和改良土壤,並有效地調控土壤生態環境。在此過程中,zui基本的措施是增施有機肥料。本文將主要探討長期施肥條件下設施蔬菜地土壤養(yang) 分特征。
  在設施蔬菜種植的人工施肥過程中,土壤理化性質較容易改變。這種改變同時存在著向有利或不利於(yu) 蔬菜作物生長發育方向發展的可能性。當前,設施蔬菜施肥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氮素化肥超量,磷肥高量,鉀肥少量,有機肥低量,微量元素痕量,因而造成土壤有機質含量低,氮、磷、鉀比例失調,微量元素不足,土壤理化性狀變壞,土壤板結酸化或者次生鹽漬化現象嚴(yan) 重等不良現象。
  一、設施蔬菜生產(chan) 施肥原則
  設施蔬菜生產(chan) 的施肥原則應是:以有機肥為(wei) 主,輔以其他肥料;以多元複合肥為(wei) 主,單元素肥料為(wei) 輔;以施基肥為(wei) 主,追肥為(wei) 輔。盡量限製化肥的施用,如確實需要,可以有限度有選擇地施用部分化肥。
1.以符合國家標準《農(nong) 產(chan) 品安全質量無公害蔬菜要求》為(wei) 原則。施肥不應造成環境汙染,並兼顧高產(chan) 、益。
2.以有機肥為(wei) 主,化肥為(wei) 輔的原則 重視有機肥的施用,合理配施化肥,有機氮與(yu) 無機氮比例為(wei) 2:1,用地養(yang) 地相結合。
3.平衡施肥的原則 以土壤養(yang) 分測定結果和蔬菜需肥規律為(wei) 依據,按照平衡施肥的要求確定肥料的施用量。雖然各地都有相應標準予以規定,但一般不會(hui) 超出以下原則:zui高無機氮養(yang) 分施用*為(wei) 225千克/公頃,而無機磷肥、鉀肥施用量則視土壤肥力狀況而定,以維持土壤養(yang) 分平衡為(wei) 準。在忌氯蔬菜上禁止使用含氯化肥,葉菜類和根菜類蔬菜不得施用硝態氮肥。
4.營養(yang) 診斷追肥的原則 生長發育的營養(yang) 特點和土壤、植株營養(yang) 診斷進行追肥,以及時滿足蔬菜對養(yang) 分的需要。對於(yu) 一次性收獲的蔬菜,特別是葉菜類,收獲前20天內(nei) 不得追施氮肥;對於(yu) 連續結果的蔬菜,追肥次數不要超過4~5次。
  二、設施蔬菜地土壤麵臨(lin) 的問題
  近十幾年來,各地設施蔬菜麵積發展很快,大部分是由糧田轉變為(wei) 菜田的。土壤肥力不高,土壤有機質、全氮、*磷、*氮等養(yang) 分的含量偏低,不能滿足蔬菜生長發育的需要。另外,老設施菜田土壤還麵臨(lin) 著土壤鹽漬化和連作障礙等問題。
  由於(yu) 不同種類的蔬菜,產(chan) 量不同,生長發育期長短不同,根係吸收能力不同,生長發育速度不同,因此對土壤養(yang) 分吸收的數量也不相同。在設施種植條件下,凡是根係發達、分枝多、根毛多,在土壤中分布範圍廣,深度大,與(yu) 土壤接觸麵積大的蔬菜種類或品種,相對吸收麵積大,吸收養(yang) 分數量多,除了能夠吸收耕層土壤的養(yang) 分外,還能吸收底層土壤中的養(yang) 分。因此,對施用肥料的要求相對不嚴(yan) 格。而根係淺、分布範圍小、吸收能力較弱的蔬菜種類(如黃瓜),隻能吸收耕層土壤中的養(yang) 分,要想使這類蔬菜取得高產(chan) ,就必須有相對肥沃的土壤和充分的養(yang) 分供應[3]。這類蔬菜對土壤肥力的依賴性較大,培肥土壤是關(guan) 鍵的措施。按形成單位重量產(chan) 品,植株地上部分對養(yang) 分吸收總量的大小,蔬菜灌溉施肥技術問答蔬菜可以分成以下幾種:①吸收養(yang) 分量大的,如大白菜、甘藍、胡蘿卜和馬鈴薯等;②吸收養(yang) 分量中等的,如番茄和茄子等;③吸收養(yang) 分量較小的,如菠菜、芹菜和結球萵苣等;④吸收養(yang) 分量小的,如黃瓜和水蘿卜等。
  三、養(yang) 分之間的相互作用對設施蔬菜吸收土壤養(yang) 分的影響
  在土壤中同時施用2種或者2種以上養(yang) 分元素的肥料時,養(yang) 分之間的相互作用可以出現3種情況,即正交互作用,無交互作用和負交互作用。
1.正交互作用 這是指2種養(yang) 分元素配合施用的增產(chan) 效果,大於(yu) 2種養(yang) 分元素單獨施用時的增產(chan) 效果之和。例如,在蔬菜生產(chan) 施用磷肥的基礎上,進行氮、鉀肥的配合施用;在施用氮、磷肥的基礎上,進行鉀、鎂肥的配合施用,或鉀、硼肥的配合施用,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產(chan) 生正交互作用。
2.無交互作用 這是指2種養(yang) 分元素配合施用的效果,等於(yu) 2種養(yang) 分元素單獨施用增產(chan) 效果之和。養(yang) 分之間沒有互相影響的關(guan) 係,各自獨立地對蔬菜作物起增產(chan) 作用。
3.負交互作用 這是指2種養(yang) 分元素配合施用的增產(chan) 效果,小於(yu) 單獨施用時的增產(chan) 效果之和。表明養(yang) 分之間存在拮抗作用。這種情況多出現在一種養(yang) 分肥料施用量太大,而抑製另一種養(yang) 分元素的吸收,其結果可能導致缺素症狀的發生,zui終降低產(chan) 量和肥料利用率,從(cong) 而減少經濟效益。
  設施蔬菜生產(chan) 主要是在冬春季節進行,一般通風量小,但是施肥量很大,設施內(nei) 的二氧化碳濃度與(yu) 外界有較大的差異。設施內(nei) 的二氧化碳來自有機肥料的分解和蔬菜的呼吸作用,消耗於(yu) 蔬菜的光合作用。一般說來,設施內(nei) 是基本獨立的二氧化碳環境。但是,在通風換氣時[www.nczfj。。com],可以與(yu) 外界環境進行氣體(ti) 交換。白天隨著光合作用的進行,二氧化碳濃度逐漸下降,下降速度隨光照條件和蔬菜種類而變化。陽光充足,蔬菜作物健壯,光合作用旺盛,二氧化碳濃度下降得快,有時在見光後1~2小時就可能降到蔬菜二氧化碳補償(chang) 點以下。這時如果不及時補施二氧化碳,就會(hui) 使蔬菜光合作用減弱,影響蔬菜的正常生長發育。因此,在設施蔬菜種植中,補施二氧化碳氣肥是一項重要的增產(chan) 措施。氮肥施入土壤後,在微生物的分解下,會(hui) 產(chan) 生大量的氨氣,氨被氧化後形成亞(ya) 硝酸,再轉變成硝態氮,被蔬菜作物吸收。當有機肥和氮素化肥施用量太大時,硝化細菌的活性降低,而使氨和亞(ya) 硝酸大量積累於(yu) 土壤中,並不斷釋放到空氣中。當氨的濃度達到5微升/升時,便會(hui) 對蔬菜產(chan) 生危害。由於(yu) 施肥後,經過微生物分解,先形成氨再氧化成亞(ya) 硝酸[5]。因此,施肥後3~4天,容易發生氨中毒;施肥後幾個(ge) 月,會(hui) 發生亞(ya) 硝酸中毒。硫元素是蔬菜作物生長發育所必需的元素。但是在溫室內(nei) 燃燒煤炭的加溫過程中,所產(chan) 生的二氧化硫和乙烯,到一定濃度時,經過1~2小時就會(hui) 使蔬菜受害。
  四、設施蔬菜地土壤的培肥和改良
1.培肥和改良的原則 應該因地製宜,用培結合,綜合治理,逐年改良。②培肥和改良的措施增施有機肥,深翻土壤,擴大土壤熟化層;適量施用化肥,注意氮、磷、鉀三要素的合理配比,不能單獨施用氮肥;要合理輪作和耕作。要增施有機肥:有機肥養(yang) 分齊全,許多養(yang) 分可以被蔬菜直接吸收利用;能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質,提高土壤的緩衝(chong) 能力和保肥、供肥能力;能在土壤中轉化成有機質,與(yu) 土壤中的多種金屬離子結合形成水溶性或者非溶性的結合物,不使其產(chan) 生毒害作用。其養(yang) 分是緩慢施放出來的,不會(hui) 產(chan) 生濃度傷(shang) 害,還可以產(chan) 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從(cong) 而提高蔬菜光合作用的效率。蔬菜生產(chan) 實踐證明,增施有機肥,蔬菜病害輕,產(chan) 量高,品質好。要適量施用化肥:過量施用化肥容易形成鹽類濃度傷(shang) 害,不利於(yu) 蔬菜生長發育。隻要適量施用化肥,才能促進蔬菜健康地生長發育
2.有機肥和化肥配合施用,不僅(jin) 能夠供給蔬菜生長發育所需要的氮、磷、鉀及微量元素等養(yang) 分,而且也能活化土壤中的磷、鉀及微量元素,提高肥料利用率,增強土壤供肥能力;還能促進土壤結構形成微團聚體(ti) ,協調土壤水、肥、氣、熱等環境條件,減少凍害,減少環境汙染,是生產(chan) 無公害蔬菜的有效措施。在我國“三北”地區的設施蔬菜生產(chan) 中,重視腐熟有機肥,實行磷、鉀肥的配合施用,如施用騾馬糞等熱性有機肥,地麵覆蓋秸稈等作為(wei) 釀熱物,可以防寒增溫。在有機肥腐解過程中,不僅(jin) 能提高土溫和棚溫,減少凍害,還能釋放二氧化碳,作為(wei) 蔬菜光合作用所需要的碳源,可以減少二氧化碳氣肥施用量,節約能源,既增加蔬菜產(chan) 量,又降低生產(chan) 成本。
結論
  設施蔬菜地土壤施入有機肥後,形成微團聚體(ti) ,可以提高土壤的緩衝(chong) 能力,從(cong) 而提高土壤的供肥保肥性、穩溫性、酸堿適度性和保濕供水性等性能。同時,還能夠提高土壤酸性物質的活性,促進難溶性養(yang) 分向有效養(yang) 分轉化,從(cong) 而提高土壤的肥力。

 

kaiyun开云真人
  • 聯係人:陳麗婷
  • 地址:杭州市拱墅區祥園路中國(杭州)智慧信息產業園3號樓11-13樓
  • 郵箱:yangli@top17.net
  • 傳真:86-0571-86059660
關注我們

歡迎您關(guan) 注我們(men) 的微信公眾(zhong) 號了解更多信息

掃一掃
關注我們
版權所有©2025kaiyun开云真人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xml    總訪問量:970007
    技術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