谘詢熱線

19032001373

當前位置:首頁  >  技術文章  >  “互聯網+”時代 智慧農(nong) 業(ye) 是必然趨勢

“互聯網+”時代 智慧農業是必然趨勢

更新時間:2016-06-21      點擊次數:1986

  互聯網時代,農(nong) 業(ye) 也要依賴互聯網。眼下,“互聯網+”農(nong) 業(ye) 的概念炙手可熱,那麽(me) 以物聯網、大數據、雲(yun) 技術為(wei) 工具的新生代農(nong) 場,會(hui) 給人類描繪出怎樣的一幅智慧農(nong) 業(ye) 前景呢? 
“互聯網+”時代 智慧農(nong) 業(ye) 是必然趨勢 
  1.美國七成農(nong) 場“觸網” 
  幾千年來,人口數量的增加離不開糧食的不斷增產(chan) 。世界糧食組織預測,到2050年約有90億(yi) 人,激增的人口和有限的耕地、寶貴的淡水和其他不可知因素(如氣候變化)之間的矛盾,使人類的吃飯問題變得極其嚴(yan) 峻,改變傳(chuan) 統農(nong) 業(ye) 的發展模式,提高農(nong) 產(chan) 品的產(chan) 量和質量勢在必行。 
  在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背景下,智慧農(nong) 業(ye) 被寄予厚望。智慧農(nong) 業(ye) ,就是利用信息技術對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進行定時定量管理,根據農(nong) 產(chan) 品(含糧食、水果和肉類等)的生長情況合理分配資源,實現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的低耗、環保。近年來,歐美發達國家的農(nong) 民們(men) 在利用互聯網方麵表現積極。 
  2011年2月,美國農(nong) 業(ye) 部發布的報告表明,年銷售額25萬(wan) 美元以上的美國農(nong) 場,有70%以上在農(nong) 場業(ye) 務中使用互聯網,更小的農(nong) 場則有41%使用互聯網。美國加州弗雷斯諾的農(nong) 場主麥克·史密斯有一個(ge) 40英畝(mu) 的小型家庭農(nong) 場,他將自己農(nong) 場的照片貼在臉書(shu) 上,每周更新網頁內(nei) 容,感興(xing) 趣的顧客可以和他通過電子郵件。麥克·史密斯現身說法稱:“互聯網對許多小農(nong) 場意味著生存,如果你隻有一個(ge) 有機農(nong) 場而沒有,那麽(me) 沒人願意去了解你。” 
  但這隻是互聯網力量輕度介入現代農(nong) 業(ye) 的冰山一角。在更多的智慧農(nong) 業(ye) 案例中,大家會(hui) 看到在互聯網、物聯網的幫助下,越來越多的農(nong) 民掌握了莊稼種植、灌溉和收獲的時機,時時監控牲畜的生長狀態,zui大限度地減少了資源浪費並獲得效益。 
  2.從(cong) 大農(nong) 業(ye) 轉向農(nong) 業(ye)  
  國內(nei) 主流學界曾把西方現代農(nong) 業(ye) 的特點概括為(wei) 一個(ge) “大”字,主要表現為(wei) 耕地麵積的廣袤,農(nong) 機設備的大型寬幅和高速聯合。這個(ge) “大”字在當下發達國家農(nong) 業(ye) 中仍占主流地位,但新的趨勢已經非常明顯,那就是農(nong) 民們(men) 利用物聯網等技術,收集有關(guan) 田地的數據,製定策略,對每一小塊土地精耕細作,從(cong) 每一顆種子中榨取出zui高的價(jia) 值,這就是“農(nong) 業(ye) ”。 
  美國《外交事務》雜誌今年5/6月刊載文披露,因為(wei) 人工測試土壤的成本昂貴,美國大多數農(nong) 民在實際操作中改為(wei) 每2.5英畝(mu) (約合1.01公頃)采取一個(ge) 泥土樣本,巴西每12.5英畝(mu) (約合5.06公頃)采取一個(ge) 樣本。實踐中,因為(wei) 一英畝(mu) (約0.4公頃)內(nei) 的土壤有時各個(ge) 指標差異很大,這樣稀疏采樣造成的後果,是農(nong) 民忽視了提高部分地塊的生產(chan) 力,又在其他地塊裏施了不必要的肥料。專(zhuan) 家們(men) 的對策是開發低成本的傳(chuan) 感器,提高采樣密度。例如,新的酸度傳(chuan) 感器每隔一米就在土壤中插一個(ge) ,自動讀取數據並記錄自己的GPS坐標,這種做法的經濟成本比同等密度下的人工采樣顯著降低。當前的主要問題是大多數農(nong) 場仍未普及這樣的傳(chuan) 感器,更可靠、更準確的傳(chuan) 感器仍在努力開發中。 
  3.農(nong) 業(ye) 雲(yun) 服務覆蓋130國 
  美國加州奧克斯塔德的草莓生產(chan) 商“諾克爾收獲”公司,采用的草莓生長實時監控設備,是由美國“氣候看守者(ClimateMinder)”公司開發的。“諾克爾收獲”公司的草莓田裏,傳(chuan) 感器負責測量土壤中的鹽分和水分等,物聯網采用射頻識別的電子標簽,把數據發送到“氣候看守者”的網絡服務器。農(nong) 民可以通過特定賬號訪問,實時觀察草莓溫室的各項數據。 
  “氣候看守者”成立於(yu) 2005年,成立頭兩(liang) 年就在土耳其200多個(ge) 溫室中推廣自己的管理係統,在土耳其的家禽場、煙草儲(chu) 存設施和冷庫中也有所應用。“氣候看守者”2012年被著名的美國灌溉公司“雨鳥”收購,成為(wei) 其旗下物聯網係統品牌。 
  幾百年來,葡萄園一直是西班牙加利西亞(ya) 地區的亮點,這裏的葡萄酒享譽世界。以往在氣候變化劇烈的季節,農(nong) 民們(men) 擔心收成受影響,常通宵不睡守在葡萄園裏。如今,當地人把物聯網技術引入傳(chuan) 統的葡萄種植中,以便在訪問環境數據時做出更明智的選擇。 
  加利西亞(ya) 的雷亞(ya) 斯·拜薩斯地區的葡萄園,引進了“利比利姆(Libelium)”公司的物聯網設備(成立於(yu) 2006年的一家西班牙公司),在園中組建了無線傳(chuan) 感器網絡,收集環境溫度、環境濕度和葉麵濕度等數據,結合GPS設備提供的位置和時間信息,通過3G網絡發送到雲(yun) 端。園丁們(men) 隻要連接互聯網,就可以有針對性地對園內(nei) 環境數據進行監控和調整。成立於(yu) 2009年的“索倫(lun) 姆(Solum)”公司,是美國斯坦福大學3個(ge) 畢業(ye) 生創建的。 
  公司強項是更準確的農(nong) 產(chan) 品抽樣分析,能更地判斷化肥的投放量,獲得更好的收益。用公司開發的兩(liang) 套測量工具,農(nong) 戶們(men) 可以自行到田野中測量土壤硝酸鹽含量。對於(yu) 郵寄來的土壤樣本,公司有實驗室可以進行分析。2012年,該公司獲得了1700萬(wan) 美元的投資。 
  2011年,成立於(yu) 美國矽穀的“農(nong) 場邏各斯(FarmLogs)”公司,是一家提供農(nong) 業(ye) 雲(yun) 服務的初創公司。該公司的業(ye) 務是讓農(nong) 民通過互聯網和手機移動應用平台,把耕作方麵的數據上傳(chuan) 到平台上,公司在拿到數據後進行分析,為(wei) 農(nong) 作物輪作提供智能預測和優(you) 化。農(nong) 戶們(men) 可以通過“農(nong) 場邏各斯”的服務了解農(nong) 產(chan) 品價(jia) 格、耕作開支、利潤預測和天氣等。截至去年,全美15%的農(nong) 場是“農(nong) 場邏各斯”的客戶,其應用者遍及世界130多個(ge) 國家,包括中國。該公司發展如此之快的主要原因據估計和免費提供服務有關(guan) ,因為(wei) 受到多方青睞,迄今已獲得1500萬(wan) 美元的融資。 
  4.用傳(chuan) 感器監控豬咳嗽 
  為(wei) 了生產(chan) 更多更好的肉蛋奶,禽畜飼養(yang) 業(ye) 中與(yu) 動物健康相關(guan) 的大量數據,也是智慧農(nong) 業(ye) 實現化操作所必需的關(guan) 鍵信息。這方麵典型的監測數據包括動物體(ti) 溫、脈搏和空間位置等,傳(chuan) 感器對於(yu) 監控動物繁殖和疾病至關(guan) 重要。例如,有母畜要產(chan) 仔了,傳(chuan) 感器會(hui) 把該信息傳(chuan) 送上網,網絡再通過短信等形式發送到飼養(yang) 者手機上。 
  歐盟對於(yu) 禽畜飼養(yang) 很重視,近年來讚助了多個(ge) 項目。如在2011年投入運營的PCM項目,旨在對豬咳嗽進行記錄、監控。該項目相比人工觀察,能更早發現豬的呼吸係統疾病,便於(yu) 獸(shou) 醫迅速介入,及早治療。法國農(nong) 業(ye) 科學研究院則通過在牛群中安裝傳(chuan) 感器,對牛的實時位置、體(ti) 重、食物攝入量、甲烷排放量等進行統計,強化對牲畜行為(wei) 的研究和分析。 
  創立於(yu) 2011年的“法爾米農(nong) ”是一家專(zhuan) 注於(yu) 牲畜飼養(yang) 的克羅地亞(ya) 初創公司,公司CEO馬特加·考匹克在克羅地亞(ya) 一個(ge) 農(nong) 場出生和長大。母親(qin) 當年在管理農(nong) 場時,很多數據是以大量報表的形式出現,分析數據給家人帶來很多困難,於(yu) 是他在大學就讀時有了開發這方麵項目的想法。如今該公司幫助農(nong) 戶們(men) 從(cong) 農(nong) 場各處把這些信息收集出來,使農(nong) 戶們(men) 借助平板電腦獲得農(nong) 場每一頭牛的實時信息,這些數據包括產(chan) 奶量、體(ti) 重、醫療護理、健康問題、繁殖等,數據用清晰明快的圖表表達出來,便於(yu) 農(nong) 戶掌握牲其長周期、飼料配比和投放等。 
  “法爾米農(nong) ”公司的服務啟動後不到1年,就吸引了450家農(nong) 場使用,對於(yu) zui多75頭牛的農(nong) 戶,每頭每月收取0.25美元,對zui多600頭牛的農(nong) 戶每頭每月收取0.45美元。更大的農(nong) 場按照量身定做的計劃付費。該公司去年5月獲得了410萬(wan) 美元的融資,目前正在雇用銷售力量,準備把總部轉往美國,研發工作則仍在克羅地亞(ya) 開展。 
  5.智能灌溉滴水歸田 
  農(nong) 業(ye) 灌溉用水利用率不高的情況,在很多國家和地區存在。為(wei) 解決(jue) 這一問題,智慧灌溉能夠通過傳(chuan) 感器探測土壤中水分含量,根據不同作物的根係對水的吸收速度和需求量的不同,控製灌溉係統進行有效運作,從(cong) 而達到自動節水、節能的目標。 
  “超級農(nong) 作物(CropX)”也是來自美國矽穀的創業(ye) 公司,其主要產(chan) 品是探測土壤參數的硬件,並用軟件向農(nong) 民們(men) 顯示有關(guan) 數據,旨在建立“土壤物聯網”。該公司的硬件產(chan) 品包含的重要傳(chuan) 感器有3個(ge) ,分別負責收集地形信息、土壤結構和含水量,以決(jue) 定土壤對水的需求是多少。“超級農(nong) 作物”公司用移動應用客戶端把雲(yun) 計算結果發送給農(nong) 民,如灌溉地圖和土壤水分狀況等信息,農(nong) 民也可以通過更改相應參數來計算不同區域土壤所需的灌溉量,做到滴水歸田。 
  目前,“超級農(nong) 作物”公司的產(chan) 品主要在美國密蘇裏州、科羅拉多州和堪薩斯州近5000畝(mu) 農(nong) 田中應用,今年剛獲得900萬(wan) 美元的融資,該公司把中國、印度和大洋洲也列為(wei) 自己的目標市場。
  具有創新思維的不僅(jin) 僅(jin) 是上麵提及的創業(ye) 公司,總部位於(yu) 瑞士蘇黎世的ABB公司(一家世界五大企業(ye) )也參與(yu) 瓜分智慧農(nong) 業(ye) 這塊大蛋糕。ABB公司在西班牙馬德裏南部210平方公裏的重要農(nong) 業(ye) 區推廣使用“海王星”智能灌溉係統,使這片農(nong) 業(ye) 區的用電、用水分別比以前節省了12%和20%。“海王星”灌溉係統由遠程終端裝置、數據采集與(yu) 監控係統和通信3部分組成,“海王星”數據采集與(yu) 監控係統不僅(jin) 可顯示遠程終端裝置的狀態、報警、事件、報告和曆史數據,還可通過短信和電子郵件進行通信,允許用戶通過互聯網遠程接入。 
  6.智慧農(nong) 業(ye) 也包括漁業(ye)  
  大西洋鮭魚這樣的冷水魚種,對溫度變化非常敏感,連續、和靈敏的傳(chuan) 感器對於(yu) 控製水溫、觀察魚類行為(wei) *。歐洲是漁業(ye) 領域的,中國、韓國、日本和美國的發展也很快。 
  zui後,我們(men) 不妨大膽展望一下互聯網(物聯網)與(yu) 現代農(nong) 業(ye) 充分融合的前景:人們(men) 一方麵享受著農(nong) 產(chan) 品大量增長帶來的優(you) 裕生活,一方麵驚奇地發現,人類的勞作身影已在農(nong) 田裏消失了,甚至傳(chuan) 統農(nong) 民這個(ge) 職業(ye) 也不存在了——你和身邊的一位白領都在手機上玩開心農(nong) 場,你玩的是遊戲,他玩的卻是真正的農(nong) 場,彈指之間,播種、灌溉和收割就可輕鬆完成。

kaiyun开云真人
  • 聯係人:陳麗婷
  • 地址:杭州市拱墅區祥園路中國(杭州)智慧信息產業園3號樓11-13樓
  • 郵箱:yangli@top17.net
  • 傳真:86-0571-86059660
關注我們

歡迎您關(guan) 注我們(men) 的微信公眾(zhong) 號了解更多信息

掃一掃
關注我們
版權所有©2025kaiyun开云真人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xml    總訪問量:983388
    技術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