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蛙是變溫動物,每年有3~4個(ge) 月的冬眠期,各地可在蔬菜大棚內(nei) 進行牛蛙養(yang) 殖。
蔬菜大棚 適宜麵積為(wei) 1~2畝(mu) ,普通拱形大棚,東(dong) 西方向較長,上麵覆蓋雙層無滴塑料薄膜,大棚內(nei) 種植芹菜,並有水井一眼(自來水也可)。用麥草或稻草做成草苫,每日下午4時將草苫蓋在棚上麵,次日上午9時掀起,使陽光透射到大棚內(nei) 。草苫起保溫作用,陰天時草苫不必卷起,以防棚內(nei) 溫度降低。
蛙池建設 親(qin) 蛙池麵積為(wei) 20平方米,位於(yu) 大棚中央,池深1.5米,坡度為(wei) 1∶2.5,池內(nei) 有移植的水花生、水葫蘆,親(qin) 蛙放養(yang) 前20天用20×10-6漂白粉清池消毒。孵化池設在產(chan) 卵池旁邊,麵積4平方米,池深0.6米。
親(qin) 蛙放養(yang) 在商品蛙中選擇體(ti) 重在500克左右、蛙齡兩(liang) 齡以上、性成熟較好的牛蛙作為(wei) 親(qin) 蛙,每畝(mu) 放養(yang) 10組,雌雄比為(wei) 1∶1。氣溫在15℃~18℃時,將親(qin) 蛙放入準備好的大棚內(nei) 。
餌料投喂 3月份以後,大棚內(nei) 氣溫、水溫都比較高,牛蛙攝食旺盛,每天要定時投喂2次,以膨化顆粒料為(wei) 主,搭配小雜魚、蠶蛹、蚯蚓等動物性飼料。將飼料投在飼料盤上,投喂量以當日吃完略有剩餘(yu) 為(wei) 宜。
日常管理 親(qin) 蛙進入大棚後,除正常進行蔬菜管理外,還要經常加注新水,保持水質清新。每天堅持巡池,做好養(yang) 殖池塘各種環境的記錄,定期用10×10-6濃度的生石灰水對蛙池進行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