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田間晾曬
1.1 割除父本行
製種田授粉後及時割除父本,可以增加母本行通風透光,加快灌漿,促進種子脫水。
1.2 站稈扒皮晾曬
站稈扒皮是指不動莖稈,隻將果穗苞葉一剝到底,使苞葉下垂。站稈扒皮一般在蠟熟初期進行。同一地塊要集中在l~2 d內(nei) 將製種田母本果穗剝完,以縮小同一地塊種子含水量的差異。不同地塊成熟度不同,可分期分批扒皮,分期分批收獲。站稈扒皮持續時間一般在l5~20 d。應注意的是,采取此辦法還需考慮當地氣候,如近期降雨多則不能采取此種辦法。
1.3 割稈扒皮晾曬
割稈扒皮晾曬是指先將穗位上的莖稈砍掉,使果穗位於(yu) 植株的zui上端,然後再將果穗苞葉一剝到底,使苞葉下垂,此方法使果穗*暴露在陽光下,脫水更快。
1.4 彎頭晾曬
彎頭晾曬是指在站稈扒皮中後期把穗位上的莖稈砍掉,把果穗扒得頭向下,這樣可以切斷或減少果穗與(yu) 植株間的水分流動,加快果穗脫水。不小心扒掉的果穗要及時帶回家中單擺晾曬。
1.5 高茬晾曬
高茬晾曬是指在玉米種子進入完熟期時,根據植株的高度、強度留6O~80 cm高茬,把掰下來的玉米果穗扒掉外部苞葉,用留下來的內(nei) 苞葉將3~5個(ge) 果穗係在一起掛於(yu) 茬上晾曬。2~3 d轉動一次,使每穗的各麵均勻脫水,直至達到標準水分為(wei) 止。
2 收獲後晾曬
2.1 搭架晾曬
選擇采光及通風良好、幹燥幹淨的地方,用秸稈、木棒等物搭成高80 cm左右的上下通風的平台晾曬。果穗的厚度不超過30 cm,每2 d翻曬一次,使果穗均勻脫水。
2.2 搭架掛曬
用木棒搭成1.5 m高的三角架,把有內(nei) 苞葉的果穗係在架上晾曬,把無內(nei) 苞葉的果穗放於(yu) 架麵上,厚度不超過2層。
2.3 平麵晾曬
平麵晾曬是指選擇水泥地麵、房頂、向陽窗台,鋪上塑料膜等防潮物,再將果穗擺放在上麵,果穗厚度不超過30 cm,每2 d翻曬一次。
2.4 網袋晾曬
將果穗裝入網袋,放在高度l m以上的架上或牆頭晾曬。每袋15 左右,隔一天翻曬一次。剛從(cong) 田間收獲的果穗不宜采取此種辦法。
3 注意事項
田間晾曬要注意天氣變化,在霜凍到來前一定要全部收獲入戶。晾曬時要將果穗表麵的花絲(si) 、苞葉清理幹淨,黴爛粒剔除。收獲後晾曬要注意防寒、防雨雪。為(wei) 此要提前準備好雨具及麻袋、草簾等用具,每天傍晚時遮蓋在果穗上麵,次日早晨日出後揭開晾曬。翻動果穗時一定要均勻,同時注意翻動器具不要損傷(shang) 籽粒。因為(wei) 春季出苗有早有晚,土壤肥力有高有低,導致秋季成熟時間有早有遲。秋季收獲晾曬時,應根據果穗成熟度、水分大小分級別晾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