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冬藏”是花卉繁殖和發展的自然規律,根據筆者多年來對花子采集保管的教訓和體(ti) 會(hui) ,秋天收集種子要注意兩(liang) 點:
一、掌握好采種子時機根據地方氣候和花卉品種因時製宜,北方結子的花卉一般在白露前後就得采,否則如遇霜、風、雹等災害即會(hui) 造成損失。看種子皮殼呈黃或黑色即成熟,否則即炸開散落,“搶青”也不行,因為(wei) 種子如不成,來年會(hui) 不出苗或出弱苗。
有的花卉上邊開花、下邊結種,如雞冠花、“棉花”花要邊賞花邊采子。蒲公英種子用嘴一吹,絨毛(種子)即飛,正是采摘時機,否則會(hui) 隨風飄走。在晴天早晚采不炸裂,盡量用剪刀剪種子托,不會(hui) 劈壞花莖。對根塊種子(如大麗(li) 花、美人蕉等),寒冷地區在秋季經過一、兩(liang) 次霜後即可挖回。
二、保管好花種前些日子,花友邵柴夫同誌介紹的花卉種子貯存方法很有實用價(jia) 值。根據我的教訓,盡量設法別讓種子發黴變質。顆粒花子如蒲公英、麻繩菜、驅蚊草等花子粒小、量輕,要采下後放到盤裏晾曬,蓋個(ge) 透氣網罩以防被風吹跑,兩(liang) 三天即幹;金絲(si) 荷葉、石榴等花子粒大、量重,需晾一周左右才能幹。
種子曬幹後,要用薄紙包上並注明品種、顏色、新陳、采集時間等,以便來年“各取所需”。
把晾幹的花種裝在布袋裏,吊在陰涼透風處,並注意防止蟲蛀鼠咬,對挖回的根塊種子不要用水洗,稍幹後貯存在沙土中或堆放在室內(nei) 一個(ge) 角落裏,溫度保持在5~7度即可安全越冬,不要放土豆或紅薯窖內(nei) ,因氣溫高易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