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移栽是利用已育苗進行補稀的一種移苗定植栽培方法。它可以補晚茬、補缺苗、補斷壟,起到以晚促早作用。隻要方法得當,管理跟上,仍能促進群體(ti) 的平衡生長,從(cong) 而獲得高產(chan) 。
移栽時期。一般在初冬和早春兩(liang) 個(ge) 時期進行。決(jue) 定移栽期的數量指標有兩(liang) 個(ge) :一是日平均氣溫在3℃以上,田間土表不封凍;二是小麥苗齡4.5葉以上,分蘖1個(ge) 以上,次生根不少於(yu) 4條,且移栽zui晚不得遲於(yu) 小麥起身期。
移栽密度。移栽小麥產(chan) 量高低的限製因子為(wei) 畝(mu) 成穗數。根據高產(chan) 小麥群體(ti) 動態及分蘖成穗規律,起冬移栽,每畝(mu) 基本苗應在25-33萬(wan) (包括2葉以上分蘖);早春移栽,3葉以上分蘖基本苗應在33-40萬(wan) /畝(mu) 。
移栽方法。移栽前要潤足水,取苗時盡量不傷(shang) 根、少傷(shang) 葉。足墒栽植。土壤幹旱,需開溝、帶水定植,雨後應在晴暖天氣,搶墒移栽,以利紮根緩苗。栽時根係應理順,埋土需嚴(yan) 實,以防虛凍死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