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至11日,首屆國際糧食減損大會(hui) 在山東(dong) 省濟南市舉(ju) 辦。大會(hui) 以“減少糧食損失浪費,促進世界糧食安全"為(wei) 主題,搭建二十國集團成員、各區域國家代表、國際組織、跨國公司、學界等多方參與(yu) 對話的平台。據了解,此次國際糧食減損大會(hui) ,是去年11月21日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五次峰會(hui) 上親(qin) 自倡議召開的,會(hui) 上還宣讀了向國際糧食減損大會(hui) 致賀信。
國際糧食減損大會(hui) 在山東(dong) 濟南召開
糧食減損是一個(ge) 係統過程,涵蓋生產(chan) 、儲(chu) 藏、加工、消費各個(ge) 環節,生產(chan) 環節減損是糧食減損的重要一環。商河縣國家農(nong) 作物品種展示示範中心作為(wei) 大會(hui) 現場觀摩點,圍繞糧食耕、種、管、收等環節,展示農(nong) 機現場作業(ye) 、育種成果、智能化物聯網係統等內(nei) 容,體(ti) 現糧食從(cong) 育種到收獲的全鏈條減損情況。
商河國家農(nong) 作物品種展示示範中心
在糧食生產(chan) 過程中,商河國家農(nong) 作物品種展示示範中心全麵應用數字技術,運用由托普雲(yun) 農(nong) 為(wei) 其搭建的“糧食智慧物聯網應用平台",通過對示範中心農(nong) 作物生長模型的構建,實現精量播種、精細管理、精減投入、精準收獲,促進生產(chan) 環節增產(chan) 減損,減損率達5%以上。
商河示範中心物聯網應用平台
在商河的“糧食智慧物聯網應用平台"上可以看到無人駕駛拖拉機帶動的旋耕、深翻和小麥播種的示範作業(ye) ,有效節約了用種量,減少糧食損耗。“通過北鬥導航定位可以精準定位到厘米級,實現全程無人控製的耕種管收,通過這種精細的操作大大減少了糧食生產(chan) 損失。"濟南市農(nong) 業(ye) 機械技術推廣站站長喬(qiao) 慶勇說。
除了播種,智慧植保、智能灌溉也是示範中心的一大特色。托普雲(yun) 農(nong) 自主研發設計的蟲情測報燈、氣象站、墒情係統、性誘係統、殺蟲燈等智能設備的應用,實時監測。再通過物聯網平台,全天候采集環境數據、土壤數據、病蟲害數據以及作物長勢數據,為(wei) 全生育期精準化管理和智慧化服務提供科學支撐。通過數據分析,管理人員足不出戶就能了解田間蟲情、墒情、環情等,大大減少化肥農(nong) 藥的施用,促進節本增效,減少糧食損失浪費。同時搭配智能APP,一鍵就能進行智能化灌溉、施肥和病蟲防治等農(nong) 事作業(ye) 。
托普雲(yun) 農(nong) 在商河示範中心搭建的設施設備
依托平台開發的智慧種業(ye) 係統,托普雲(yun) 農(nong) 還為(wei) 每個(ge) 參試農(nong) 作物品種製作,利用二維碼實現農(nong) 作物品種的數字化呈現、“一張圖"展示、遠程化查詢、保存。用戶可通過掃描二維碼,直觀獲取品種信息和種植視頻,為(wei) 示範中心農(nong) 作物品種評價(jia) 鑒定和優(you) 良品種展示推廣提供科學的數據支撐。
農(nong) 作物品種身份溯源
糧食從(cong) 田間到餐桌之旅,生產(chan) 、儲(chu) 存、運輸、加工、消費各個(ge) 環節都會(hui) 造成損失浪費,但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進步在推動農(nong) 業(ye) 全鏈條減損中扮演者重要作用。智慧產(chan) 糧、科學減損,順應時代發展浪潮的托普雲(yun) 農(nong) 把山東(dong) 先進的減損技術和成果介紹給世界,用科技助力中國飯碗裝滿優(you) 質糧,推動現代農(nong) 業(ye) 數字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