谘詢熱線

19032001373

當前位置:首頁  >  技術文章  >  智慧護林有妙招,看太子山如何用科技守護森林

智慧護林有妙招,看太子山如何用科技守護森林

更新時間:2025-07-31      點擊次數:350

“十三五"以來,我國先後發布了《中國智慧林業(ye) 發展指導意見》《“互聯網+"林業(ye) 行動計劃——全國林業(ye) 信息化 “十三五"發展規劃》《關(guan) 於(yu) 加快中國林業(ye) 大數據發展的指導意見》《關(guan) 於(yu) 促進林業(ye) 和草原人工智能發展的指導意見》等文件,積極推動智慧林業(ye) 建設。

甘肅太子山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緊抓時代機遇,以“數字化轉型"為(wei) 契機,“智能化發展"為(wei) 抓手,聯合kaiyun开云真人打造甘肅太子山自然保護區智慧管理平台,對太子山轄域內(nei) 127萬(wan) 畝(mu) 林區進行資源立體(ti) 感知和業(ye) 務數字化管理,解決(jue) 林區資源數據分布零散、生態監測體(ti) 係不完善、日常巡護監管難的問題,為(wei) 其他自然保護區數智化建設提供可複製、可推廣的行業(ye) 發展模式經驗。

圖片


一、全域數據整合,摸清資源家底

甘肅太子山自然保護區智慧管理平台,利用GIS、物聯網、雲(yun) 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圍繞“1+2+N",搭建了“一個(ge) 中心,2個(ge) 平台,N個(ge) 應用"模式。

係統匯聚太子山轄域內(nei) 的林業(ye) 資源數據、地理空間數據、資源監測數據、林長製、生態監測等數據資源,應用數據采集、數字建模、智能算法、數據分析等功能,實現林業(ye) 資源的統一展示、綜合感知、智能監管。

圖片

一方麵,圍繞保護區的整體(ti) 情況,詳細展示森林覆蓋率、活立木蓄積量、林地麵積、動植物種類、保護區機構人員等資源數據;聚焦保護區的保護地段,運用GIS技術,綜合呈現保護區、保護站、保護段的劃分區域。另一方麵,圍繞保護區的智能監管情況,動態展示保護區生態環境、巡護人員工作狀態等實時數據。多維度數據資源的統一歸納與(yu) 整合,為(wei) 摸清保護區資源家底夯實數據基礎。


二、環境智能監測,構建網絡化監管體(ti) 係

在太子山自然保護區,托普雲(yun) 農(nong) 應用最新的5G+AI+IoT技術,實現了對保護區生態環境的智能監測,保護區安裝了視頻監控、氣象站等物聯網設備,這些攝像頭時刻觀察著林木的生長狀態和保護區的整體(ti) 情況,物聯網設備則可以實時收集空氣溫濕度、土壤墒情、負氧離子等信息。

圖片

這些數據通過智能設備收集,傳(chuan) 到雲(yun) 服務器上,通過雲(yun) 平台可以對數據計算、分析以及可視化展示,有效構建了從(cong) “線下監測"到“線上監管"的網絡化監管體(ti) 係。此外,依托平台數據,可以對林區進行碳匯計量與(yu) 監測,為(wei) 實現“碳中和"目標提供數據支撐。


三、巡護任務智能化管理,形成完善的業(ye) 務監管閉環

要想林區資源保護管理好,日常巡護工作得牢靠。依托“林長製+巡護管理APP"智慧應用,太子山保護區建立了“發現—上報—處理—監控"的全流程閉環監管機製,實現巡護工作的智能高效管理。

圖片

圖片

在巡林方麵,護林員借助巡護管理APP同步上傳(chuan) 巡護照片到係統平台,保證林區情況及時發現、及時上報;同時,護林員實時上傳(chuan) 巡山護林軌跡,切實保障巡林任務的有效落地。在管林方麵,林長依托智慧管理平台,發布巡林任務,處理護林員巡林過程中的異常情況,實時監管護林員的巡護動態,實現對日常巡護工作的整體(ti) 感知、全麵監管。通過構建目標明確、責任明晰、任務落地、全局覆蓋、上下銜接、動態管理的林長製監管體(ti) 係,把管護責任落實到林區地塊,真正實現了山有人管、樹有人護、責有人擔。


kaiyun开云真人
  • 聯係人:馬經理
  •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區溪居路182號
  • 郵箱:yangli@top17.net
  • 傳真:86-0571-86059660
關注我們

歡迎您關(guan) 注我們(men) 的微信公眾(zhong) 號了解更多信息

掃一掃
關注我們
版權所有©2025kaiyun开云真人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xml    總訪問量:1098302
    技術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