邛崍,天府南來第一州,西南地區種業(ye) 園區落址地。岷江流經,天台山遮擋,地勢水文,造就了邛崍擁有著豐(feng) 富的種植業(ye) 生產(chan) 曆史。盛夏時節,在邛崍的田間地頭,剛齊竹節高的嫩綠秧苗趁著微風和每一個(ge) 路過的人致意,地塊整齊的水田裏除了水稻,還有被隔起來的高科技設備。
也許有人不經要問,田間還放設備,都能有什麽(me) 作用?更專(zhuan) 業(ye) 地說,這其實是耕地質量綜合監測點,但它的作用遠不止監測耕地。由邛崍市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和kaiyun开云真人共同打造的省級耕地質量綜合監測點位於(yu) 邛崍市高梗街道火星村高標準農(nong) 田區域內(nei) ,通過自動監測功能區、耕地質量監測功能區、培肥改良試驗監測功能區的建設,成功實現了田間地情、肥情、環情、墒情的數字監測,對邛崍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和現代農(nong) 業(ye) 的生產(chan) 發展有著重要的推廣示範作用。
在邛崍的火星村高標準農(nong) 田裏,常年栽種小麥、油菜、水稻等糧食作物。田間地形平坦開闊,氣候條件,排灌設施齊全,田形方正且交通便利,水稻土層發育深厚,養(yang) 分均衡。托普雲(yun) 農(nong) 在此建設的耕地質量綜合監測點通過小區隔斷、灌水渠、排水渠等的基礎設施打造,再加上土壤多參數自動監測設備、物聯網和視頻監控支撐係統等田間管理監測設備的布設,可以實現自動監測土壤水分、溫濕度、緊實度等。
同時農(nong) 田氣象觀測儀(yi) 、移動式作物生長監測站的構建,實時了解農(nong) 田區域空氣溫濕度、風速風向、降雨量等氣象數據,以及油菜、水稻等農(nong) 田土壤肥力變化情況和作物長勢,為(wei) 農(nong) 業(ye) 施肥、生產(chan) 提供科學指導。最重要的是,所有係統記錄的數據均可應用於(yu) 培肥改良試驗監測功能區,在保證耕地質量監測的基礎功能上,可以結合當地主推技術,開展肥效校正、新型肥料推廣等田間試驗示範,優(you) 化施肥配方,指導改良土壤生態,更好進行農(nong) 事生產(chan) 。
作為(wei) 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中打造高效節水、綠色農(nong) 田的重要步驟,據了解,邛崍市從(cong) 2021年開始,不斷強化監測點數據監測、分析與(yu) 利用,建設耕地質量綜合監測點,有針對性的開展土壤培肥試驗,推進耕地質量監測點向自動化、多功能的方向轉變,切實促進了邛崍市的高標準農(nong) 田數字化水平和綜合生產(chan) 能力穩步提升。
如今,在邛崍的鄉(xiang) 野農(nong) 村裏,高標準農(nong) 田的打造,耕地質量綜合監測點的建設,使得原生態農(nong) 業(ye) 與(yu) 科技文明交相呼應,不斷推進著邛崍的美麗(li) 鄉(xiang) 村更上一層,實現更高意義(yi) 上的現代農(nong) 業(ye) 樣板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