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產(chan) 旱土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耕層深厚,土壤熟化程度高。高產(chan) 旱土的土體(ti) 一般厚達100厘米以上,其耕作層厚20~30厘米。
土質疏鬆,土體(ti) 構型良好。高產(chan) 旱土土層上部是疏鬆多孔的耕作層,稍下為(wei) 疏鬆適度的熟化土層,再下為(wei) 深厚而緊實的心土層和底土層。
養(yang) 分均衡充足,土壤肥力高。均衡充足的土壤養(yang) 分是土壤肥力的基礎,高產(chan) 旱土不僅(jin) 土壤養(yang) 分含量高,而且土壤養(yang) 分之間供給協調均衡。
土壤環境好,酸堿度適宜。高產(chan) 旱土一般排灌方便,地麵平整。土壤酸堿度適中,pH值一般在6.0~7.5之聞。
高產(chan) 旱土土壤主要培肥措施為(wei) :
合理深耕,熟化土壤。通過深耕結合施肥,能使生土變熟土,提高養(yang) 分含量,增加土壤對水分和養(yang) 分的吸收,促進作物根係向下深紮,使作物生長發育良好。深耕的深度應根據作物種類而定,一年生旱土作物根係分布較淺,可深耕30厘米左右,多年生經濟果木,根係分布深,應深耕60~80厘米。深耕時間以秋冬季較好。
增施有機肥,培肥土壤。旱土可通過秸稈還土、施用農(nong) 家肥和間種、套種多種綠肥等途徑增加有機肥料施用量,達到培肥土壤的目的。
因土種植,用養(yang) 結合。種植製度的安排,既要考慮到土壤的適宜性,又要能提高土壤肥力,做到因土種植,用地與(yu) 養(yang) 地相結合。
綜合治理,創造良好土壤環境。改良土壤必須與(yu) 改造自然生產(chan) 條件相結合,隻有消除了不利的環境因素,且在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時,全麵安排,進行山、水、田、林、路綜合治理,才能提高土壤肥力和土壤生產(chan) 力。
來源:農(nong) 博網--湖南科技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