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是需肥較多的作物之一,施肥對大豆的高產(chan) 舉(ju) 足輕重。因此,施肥要根據其品種特性、土壤肥力高低以及栽培措施綜合考慮。一般情況下,每生產(chan) 100公斤大豆籽粒需吸收氮7.0-9.5公斤、磷1.3-1.9公斤、鉀2.5-3.7公斤。其中以需氮zui多,其次是鉀,同時還需要充足的硫、銅、鉬、硼、鋅等中微量元素。大豆所需的氮一部分來自大豆本身根瘤固定的氮,一部分來自土壤和肥料。在苗期,大豆吸收的氮僅(jin) 占總量的4%,開花結莢期對氮的吸收量增大,占總量的19%,結莢及鼓粒期對氮的吸收量更大,占總量的70%左右,鼓粒期以後,對氮素的吸收基本停止。大豆從(cong) 出苗到初花期吸收的磷素僅(jin) 占總量的15%,開花結莢期占60%,結莢到鼓粒期占20%。鉀素的吸收從(cong) 出苗到開花期占一生吸收量的32%,這一時期對鉀的吸收高於(yu) 氮、磷,開花到鼓粒期占吸鉀總量的62%,而鼓粒期到成熟期僅(jin) 占6%。總之,結莢期是大豆吸收氮、磷、鉀養(yang) 分zui多的時期,而且吸收速度快,如果肥料供應不足,大豆易出現脫肥現象。
1、微肥拌種。根瘤菌粉拌種:每5公斤種子用根瘤菌粉20-30克、清水250克,在盆中把種子與(yu) 菌粉充分拌勻,晾幹後播種。微肥拌種:播種前按每5公斤種子稱取鉬酸銨5-10克,用250克溫水充分溶解鉬酸銨,然後將肥液噴灑在種子上,使肥液與(yu) 種子充分接觸,晾幹後即可播種。對缺硼或缺鋅的地塊,則要用0.05%的硼砂溶液或0.1%的硫酸鋅溶液進行拌種。
2、施足基肥。栽培春大豆施用基肥以有機肥為(wei) 好,一般每畝(mu) 用腐孰的農(nong) 家肥2000-3000公斤,再配以少量化肥即可。夏大豆由於(yu) 時間緊,施用基肥則可以*性有機肥料或化肥為(wei) 主。在土壤肥力低的地塊,每畝(mu) 應施氮6-7公斤,磷、鉀各10-12公斤;肥力高的地塊,施氮量宜為(wei) 4-5公斤,磷、鉀各8-10公斤,撒施後翻耕。
3、巧施追肥。大豆追肥要因地、看苗進行,對未施基肥或基肥不足的地塊,就及時進行追肥,一般每畝(mu) 追尿素3-4公斤或碳酸氫按10-15公斤、過磷酸鈣20公斤、鉀肥10公斤。氮肥可在苗期和初花期各追一半,磷、鉀肥宜早追,追施方法以開溝條施為(wei) 好;對施足基肥的地塊,也要根據各階段的生長情況追肥,若發現苗弱而黃,可適量補充氮肥,以防止脫肥早衰。開花結莢期是大豆需肥zui多的時期,應在開花前5-7天施用一次*性肥料,每畝(mu) 可追施尿素2-5公斤、鉀肥7-8公斤,以保證這一時期植株生長對養(yang) 分的需要。
4、根外補肥。大豆進入花莢期是需要各種營養(yang) 元素zui多的時期,而鼓粒期後植株根係開始衰老,吸收能力下降,大豆常因缺肥而造成早衰減產(chan) 。大豆葉片對養(yang) 分有很強的吸收能力,葉麵噴肥可延長葉片的功能期,對鼓粒結實有明顯促進作用,一般能增產(chan) 10-20%。方法是:每畝(mu) 可用磷酸二按1公斤或尿素0.5-1公斤或過磷酸鈣1.5-2公斤,或磷酸二氫鉀0.2-0.3公斤兌(dui) 水50-60公斤,於(yu) 晴天傍晚噴施(其中如用過磷酸鈣要先預浸24-28小時後過濾再噴),噴施部位以葉片背麵為(wei) 好。從(cong) 結莢開始每隔7-10天噴1次,連噴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