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交棉在產(chan) 量、品質、抗逆性、適應性等方麵優(you) 於(yu) 常規棉品種,種植雜交棉是大幅度提高棉花產(chan) 量的有效途徑之一,但由於(yu) 雜交棉栽培技術的研究與(yu) 創新嚴(yan) 重滯後於(yu) 品種的發展,雜交棉生產(chan) 中還存在一係列栽培技術問題,製約了雜交棉雜種優(you) 勢的發揮和產(chan) 量的提高。現提供(長江流域棉區)規範化的雜交棉配套栽培技術要點,以供參考。
一、選用高產(chan) 中熟雜交棉品種
集中棉區土壤多屬油沙土、砂壤土,肥力投入水平較高,應選用株型偏高大、單株生產(chan) 力高的中熟雜交棉品種。合理安排種植密度,棉花行距以90~100厘米為(wei) 宜,每畝(mu) 種植2000株左右。
二、培育壯苗選擇避風向陽,地勢高亢,排水方便,無枯萎病、黃萎病便於(yu) 就近移栽的場地作苗床,精細製缽,適時播種,增溫足濕促齊苗,控溫降濕穩長苗,及時噴藥防病害死苗,適時化調防高腳線苗,適時適量追肥提弱苗。移栽前1~2天,應追肥施藥噴水潤缽,使棉苗做到“三帶”(帶肥、帶藥、帶水)移栽到大田。
三、精細覆膜,提高移栽質量
1.施肥、滅茬。前茬作物收獲後,要及時翻耕,施肥,滅茬,精整棉行,搶墒覆膜。
2.覆膜移栽。膜厚度以0.004~0.006毫米的超薄型地膜為(wei) 宜。覆膜幅寬根據種植方式和組合而定,棉花單行覆蓋的以40~50厘米膜寬為(wei) 宜,雙行覆蓋的以100厘米膜寬為(wei) 宜。套栽棉在移栽前應搶墒覆膜保墒。打洞在覆膜後進行,洞深應比缽身高度深1~2厘米,然後將苗缽擺入,擺缽後立即用細土填縫,防止水分散失。栽後澆足定根水,覆膜後將膜邊壓實。
四、增肥補鉀,穩前增後
地膜移栽棉生長發育快,開花結鈴早,生長量大,其養(yang) 分吸收快,吸肥高峰前移,需肥量增加。針對“早快多長”和蕾期易旺長、後期易早衰的特點,應采取以下施肥策略。
1.增氮穩磷補鉀。畝(mu) 施純氮20~25千克,五氧化二磷6~8千克,氧化鉀15~20千克,硼肥和鋅肥各0.5~1千克。其中純氮比露地移栽棉增加3千克以上,氧化鉀增加3~5千克。特別是抗蟲雜交棉,缺鉀棉田極易引起早衰。
2.施足基肥。在施足基肥的基礎上,可省去露地移栽棉的苗蕾肥,這樣既可滿足生長所需的無機養(yang) 分又便於(yu) 調控旺長。
3.揭膜後施接力肥。在6月下旬盛蕾期,應及時揭去地膜,視苗情施好接力肥,每畝(mu) 用腐熟餅肥50千克加尿素5~7.5千克(或碳銨15~20千克)開溝深施,並同時起壟培土,加厚棉花根區土層,便於(yu) 遇旱灌水和防止倒伏。
4.早施重施花鈴肥。在花鈴肥施用上強調一個(ge) “早”字,時間上要求*次在初花時施用,比露地移栽棉提前7~10天,用量占總氮量的25%~30%,並畝(mu) 追施20~25千克氯化鉀;第二次在結鈴始盛期,一般在7月下旬,用量占總氮量的30%;花鈴肥分2次施用,既滿足了開花結鈴早的需要,也滿足了結鈴峰期長和成鈴多的需要。
5.普施蓋頂肥。在蓋頂肥施用上,將露地移栽棉的補施改為(wei) 普施,用氮量占10%~15%,時間在8月中旬。此後,根據棉花長勢,對肥力不足的棉田,每隔7~10天用0.5%的尿素加0.3%的磷酸二氫鉀溶液噴霧一次。
6.中耕培土,安全使用除草劑。加強中耕培土,達到疏鬆土壤,提高地溫,保持墒情,防止倒伏的目的。在雜草清除上要求時間要早,效果要好,以人工除草為(wei) 主,化學除草為(wei) 輔。
化學除草:芽前除草時每畝(mu) 預留棉行用“金都爾”50毫升加“克無蹤”200毫升兌(dui) 水30公斤噴霧,後覆蓋地膜。大田除草選用高蓋或金葵。
五、合理化調,穩長促壯
地膜移栽棉前期生長旺盛,蕾期易瘋長,搞好化調不僅(jin) 可以防止瘋長,而且可以協調生育,減少蕾花脫落,塑造豐(feng) 產(chan) 株型。化調的總原則是因苗製宜,適當提早,增加次數,加大用量。畝(mu) 用縮節胺8~10克,一般重點抓好4次化調。*次在棉株7~8葉時,畝(mu) 用1克縮節胺兌(dui) 水25千克噴霧,促下控上,壯苗防瘋長。第二次在盛蕾期棉株10~13葉時,畝(mu) 用1.5~2克縮節胺兌(dui) 水30~40千克噴霧,促穩長,防脫落。第三次在揭膜後的初花期,畝(mu) 用2.5~3克縮節胺兌(dui) 水40~50千克噴霧,確保*次花鈴肥的肥效穩定發揮,防止棉株中上部節間過長,推遲封行期,增加中下部光照,減少蕾花脫落。第四次在打頂後7~10天,畝(mu) 用4~5克縮節胺兌(dui) 水40~50千克噴霧封頂,防止頂部果枝長得太長和贅芽發生。
六、綜防病蟲,科學采收
苗期要嚴(yan) 防三蟲,即蝸牛、盲蝽蟓、紅蜘蛛。蝸牛有暴發性、暴食性,移栽後要及時防治;盲蝽蟓防治要立足於(yu) 早,統防統治,從(cong) 麥林期開始抓;紅蜘蛛於(yu) 棉花小封行前*消滅。
蕾期主要防治對象為(wei) 盲蝽蟓、棉蚜、棉葉蟎、棉鈴蟲及棉花枯萎病、黃萎病。對於(yu) 蟲害,要加強測報,根據蟲情,達到防治標準的選準農(nong) 藥,及時防治。棉花枯萎病、黃萎病發病田,要增施磷鉀肥,葉麵噴施“三思”,提高病株的抗耐病能力,對於(yu) 重病植株拔除並燒毀。
中後期加強斜紋夜蛾、三四代棉鈴蟲、堅持防治盲蝽蟓、紅蜘蛛、薊馬、煙粉虱、枯萎病、黃萎病等,病蟲防治要堅持到9月底。
要科學采摘,防止汙染。棉鈴吐絮後5-7天為(wei) *采摘時期,應及時搶摘爛桃,不摘露水花和笑口桃,不帶殼收花。要用布袋收花,竹簾晾曬籽棉,切實做到分級、分曬、分軋、分藏、分售,嚴(yan) 防汙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