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chan) 生藥害的原因雖然較為(wei) 複雜,但不外乎以下三個(ge) 方麵:一是錯用農(nong) 藥或雜質的農(nong) 藥;二是使用變質和含有害雜質的農(nong) 藥;三是尚未掌握施藥技術,施藥時選擇了不適宜的作物生育階段以及不適宜的施藥天氣、方法等。
藥害的主要症狀表現:
(1)斑點型。這類藥害主要表現在作物葉片上,有時也發生在莖稈或果實皮上。常見的藥斑有褐斑、黃斑、網斑等幾種。如水稻秧田初期噴灑丁草胺不當,稻葉會(hui) 發生不規則褐斑;用井岡(gang) 黴素噴灑西瓜苗葉,會(hui) 出現小黃斑;波爾多液在蘋果表麵上可產(chan) 生木栓組織的棕色網斑等。
(2)黃化型。這類藥害在植株莖葉部位均有表現,以葉片黃化發生較多,主要是農(nong) 藥阻礙了葉綠素的正常光合作用所引起。按藥害輕重,有葉片發黃和全株發黃之分。葉片發黃又有心葉發黃和基葉發黃二類。如殺滅菊酯在西瓜上有新梢發黃表現;小麥受綠麥隆輕度藥害時,表現為(wei) 基葉發黃;小麥受西瑪津藥害時,可從(cong) 葉尖邊緣開始發黃,然後擴展至全葉,造成葉片或全株發黃枯死;敵草隆可使棉苗葉片出現黃化型退綠症狀。
(3)畸形型。這類藥害在作物莖葉和根部均可表現症狀,常見的畸形有卷葉、叢(cong) 生、根腫、畸形穗、畸形果等。如小麥種芽受到二甲四氯藥害時,表現為(wei) 芽鞘基部和幼根基部腫大;棉苗遭受除草醚藥害,則生長點萎縮,棉葉呈撅葉狀畸形;番茄受24-D藥害時,表現典型的空心果和畸形果。
(4)枯萎型。這類藥害往往整株表現症狀,極大多數是由除草劑使用不當所引起。如水稻苗期的草甘磷藥害,可引起植株枯黃死苗;西瓜苗受綠麥隆藥害後,表現出嫩葉黃化,葉片枯焦,植株萎縮,以致死苗。
(5)生長停滯型。這類藥害是抑製了作物的正常生長,使植株生長緩慢。如油菜使用綠麥隆不當,表現生長遲緩、分枝減少、對產(chan) 量有一定影響;多效唑用於(yu) 連晚秧田,若不作移栽處理,采用拔秧留苗栽培,則使秧苗生長緩慢,影響正常抽穗。
(6)不孕型。這類藥害是在作物生殖生長期用藥不當而引起。如在水稻花粉母細胞減數分裂前後,使用稻腳青,可引起雄性不育,造成空批青粒穗而減產(chan) 。
(7)脫落型。這類藥害大多表現在果樹及部分雙子葉植物上,有落葉、落花。落果等症狀。如桃樹受銅製劑藥害,會(hui) 引起落葉;梨樹花期使用甲胺磷,會(hui) 引起落花;山楂使用乙烯利不當,會(hui) 引起落果、落葉;波爾多液可引起蘋果落花落果;石硫合劑對蘋果也可引起落果。
(8)劣果型。這類藥害主要表現在植物的果實上,使果實體(ti) 積變小,果表異常,品質變劣,影響食用價(jia) 值。如西瓜受乙烯利藥害,瓜瓤暗紅色,有異味;番茄遭受銅製劑藥害,可使果實表麵細胞死亡,形成褐果現象;葡萄受增產(chan) 靈藥害,表現果穗鬆散,果實縮小。
藥害與(yu) 病害有何不同?
斑點型藥害與(yu) 生理性病害的區別在於(yu) 前者在植株上的分布往往沒有規律性,全田亦表現有輕有重;而後者通常發生普遍,植株出現症狀的部位較一致。斑點型藥害與(yu) 真菌性病害也有所不同,前者斑點大小、形狀變化大;而後者具有發病中心,斑點形狀較一致。
藥害引起的黃化與(yu) 缺乏營養(yang) 元素而出現的黃化相比,前者往往由黃葉發展成枯葉,陽光充足的天氣多,黃化產(chan) 生快;缺乏營養(yang) 元素而出現的黃化陰雨天多,黃化產(chan) 生慢,且黃化常與(yu) 土壤肥力和施肥水平有關(guan) ,在全田黃苗表現有一致性。與(yu) 病毒引起的黃化相比,後者黃葉常有碎綠狀表現,且病株表現係統性病狀,病株與(yu) 健株混生。
藥害引起的畸形與(yu) 病毒病害畸形的區別在於(yu) 前者發生具有普遍性,在植株上表現局部症狀;後者往往零星發病,表現係統性症狀,常在葉片混有碎綠、明脈、皺葉等症狀。
藥害枯萎與(yu) 侵染性病害所引起的枯萎症狀比較,前者沒有發病中心,且大多發生過程遲緩,先黃化、後死株,根莖輸導組織無褐變;後者多是根莖部輸導組織堵塞,在陽光充足、蒸發量大時先萎蔫,後失綠死株,根基導管常有褐變。
藥害引起的緩長與(yu) 生理性病害的發僵和缺素症比較,前者往往伴有藥斑或其他藥害症狀,而後者中毒發僵表現為(wei) 根係生長差,缺素症發僵則表現為(wei) 葉色發黃或暗綠等。
藥害劣果與(yu) 病害劣果的主要區別是前者隻有病狀,無病症,除劣果外,亦表現出其他藥害症狀;後者有病狀,多數有病症,而一些沒有病症的病毒性病害,往往表現係統性症狀,或不表現其它症狀。
(1)堅持做到先試驗後應用。在農(nong) 藥品種大麵積推廣前,必須先在小範圍內(nei) 進行試驗,篩選該藥的適用範圍、防治對象、防治適期、用藥劑量、施藥方法等,做到心中有數。
(2)嚴(yan) 格掌握農(nong) 藥使用技術。首先是要選準所用的藥劑,做到對症下藥;其次是要配準農(nong) 藥劑量或使用密度,還必須掌握好適當的施藥時期,采用恰當的施藥方法,並應注意施藥的質量。
(3)抓好藥後避害措施。首先是要*清洗噴霧器,尤其是施用過除草劑的噴霧器,若再噴施其他藥劑,必須*清洗;如施用過2,4-D丁酯除草劑的噴霧器械,若清洗不*,會(hui) 對雙子葉農(nong) 作物產(chan) 生藥害。正確的清洗方法是:對塑料桶噴霧器,要用5%堿液浸泡數小時,用清水反複衝(chong) 洗;對鐵桶噴霧器,用1%硫酸亞(ya) 鐵溶液
10公斤,浸2小時後,再用清水洗2遍以上。另外,對噴霧器械的噴頭、噴片、開關(guan) 等處,也應認真清洗。
其次是要妥善處置噴霧器中剩餘(yu) 的藥液,即當施藥完畢後,剩餘(yu) 藥液不可隨地亂(luan) 倒,以免發生藥害。
藥害後應采取的補救措施:
在施藥後一星期內(nei) 經常檢查作物生長發育情況,特別是施用除草劑和植物生長調節劑的田塊,更需做好田頭檢查。
減輕藥害的急救措施有以下幾種:
(l)施肥補救。對產(chan) 生葉部藥斑、葉緣枯焦和植株黃化等症狀的藥害,增施肥料可減輕藥害程度。如麥苗出現綠麥隆藥害後,可追施人糞尿,根外追施尿素加磷酸二氫鉀。
(2)排灌補救。對一些除草劑引起的藥害,適當排灌也可減輕藥害程度。
(3)激素補救。對於(yu) 把製或幹擾植物體(ti) 內(nei) 赤黴素合成的除草劑、植物生長調節劑如2,4—D丁酯、甲草胺、殺草丹、禾大壯、乙烯利、整形素等藥劑,在藥害後噴灑赤黴素可緩解藥害程度。如西瓜畝(mu) 誤用二甲四氯,產(chan) 生藥害後用赤黴素20-30PPm噴灑,可減輕藥害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