谘詢熱線

19032001373

當前位置:首頁  >  技術文章  >  施好水稻“三肥”防止產(chan) 生肥害

施好水稻“三肥”防止產生肥害

更新時間:2009-02-06      點擊次數:2012

科學施肥是提高水稻產(chan) 量和效益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在生產(chan) 實踐上,由於(yu) 對施肥技術把握不好,常使水稻遭致肥害,其症狀有的表現僵苗滯長或者停止生長;有的秧苗旺長,無效分蘖急劇滋生,導致貪青晚熟;有的秧苗長勢蔭蔽,誘發紋枯病或稻瘟病等病害。發生肥害的稻田,輕者造成減產(chan) ,重者使秧苗翻耕改種。

  為(wei) 了充分發揮水稻的施肥效應,除了施足基肥外,在追肥上必須施好“三肥”,即分蘖肥、穗肥、和粒肥。水稻施肥要根據品種特性、土壤肥力、氣候因子和栽培條件等諸項因素來通盤考慮,靈活應用。水稻對肥料的需求表現在營養(yang) 時期、營養(yang) 臨(lin) 界期和營養(yang) zui大效率期。如早稻生育期短,需肥量相對要少,施肥要早而集中。中稻、晚稻生育期較長,需肥量大,強度大,則應增加追肥次數,提高追肥比例。水稻氮、磷、肥的營養(yang) 臨(lin) 界期一般出現在三葉期,有時氮、鉀的營養(yang) 臨(lin) 界期還出現在幼穗分化和幼穗形成期。水稻的營養(yang) zui大效率期出現在長穗期,是營養(yang) 生長和生殖生長zui旺盛的階段,也是需肥的關(guan) 鍵時期。

  據研究,每生產(chan) 100公斤稻穀,約需從(cong) 土壤中吸收氮素1.6-2.5公斤,磷。0.8-1.2公斤,鉀2.1-3.0公斤。三要素的比例為(wei) 2:1:3。

  了解水稻需肥規律和特性後,就應分期進行合理追肥。

  一、早施分蘖肥。從(cong) 移栽至幼穗開始分化前的追肥叫分蘖肥。分蘖肥要求追施時間早、數量足,一般分蘖肥的用量占追肥總量的50-60%。因為(wei) ,分蘖期是水稻一生中吸收氮素營養(yang) 的*高峰期,又由於(yu) 水稻生育前期氣溫、水溫、土溫都較低,養(yang) 分釋放慢,追肥量太少難以滿足水稻對養(yang) 分的需要。隻有早施才利於(yu) 水稻早分蘖、多分蘖,降低分蘖節位,為(wei) 爭(zheng) 穗長、粒重創造條件。分蘖肥在水稻栽後7-10天施用,每畝(mu) 施用尿素5-7公斤。底肥不足的可適當增施,但不能盲目過量追肥,以防瘋長。

  二、巧施穗肥。從(cong) 幼穗開始分化到抽穗以前的追肥叫穗肥。也是氮素吸收的第二個(ge) 高峰期。施好穗肥能保花增粒,促進穗大粒多。並能防止貪青、倒伏。在技術上要做到幾點,一是地力好、底肥足、分蘖多的田不施;二是早晨葉不掛露水,中午葉片挺直,葉色淡黃的要施;三是陰雨天不施,晴天搶施。施用時間為(wei) 水稻圓杆期。畝(mu) 施尿素3-4公斤,並配施少量磷鉀肥,每畝(mu) 葉麵噴施0.2-0.3%磷酸二氫鉀溶液。50公斤。

  三、酌施粒肥。抽穗後的追肥叫粒肥或壯籽肥。粒肥能延長葉片功能期,防止早衰,增進粒重。但要注意的是,苗不黃的不施,陰雨天不施,有病害的田不施。要選擇晴天下午噴施1%的尿素溶液,或1:500倍的惠滿豐(feng) 活性液肥,每畝(mu) 50公斤。對於(yu) 已發紋枯病、稻溫病的稻田,要選用勞?K素植物生命膚、菌核淨、異稻瘟淨、紋枯淨、農(nong) 抗120、消菌靈等農(nong) 藥防治。
  

kaiyun开云真人
  • 聯係人:陳麗婷
  • 地址:杭州市拱墅區祥園路中國(杭州)智慧信息產業園3號樓11-13樓
  • 郵箱:yangli@top17.net
  • 傳真:86-0571-86059660
關注我們

歡迎您關(guan) 注我們(men) 的微信公眾(zhong) 號了解更多信息

掃一掃
關注我們
版權所有©2025kaiyun开云真人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xml    總訪問量:982737
    技術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