谘詢熱線

19032001373

當前位置:首頁  >  技術文章  >  高標準(綠色)農(nong) 田建設規劃方案

高標準(綠色)農田建設規劃方案

更新時間:2022-11-23      點擊次數:2758

一、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規劃                                                      

農(nong) 田是糧食生產(chan) 的基礎,也是生態係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要以糧食生產(chan) 功能區和重要農(nong) 產(chan) 品生產(chan) 保護區為(wei) 重點,實施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工程。為(wei) 加快推進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全國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規劃(2021-2030年)》(下稱《規劃》)。《規劃》提出到2030年,我國要建成12億(yi) 畝(mu) 高標準農(nong) 田,以此穩定保障1.2萬(wan) 億(yi) 斤以上糧食產(chan) 能。建設高標準農(nong) 田,就是要不斷改善農(nong) 田基礎設施條件,打造集中連片、旱澇保收、節水高效、穩產(chan) 高產(chan) 、生態友好的農(nong) 田。如果按1畝(mu) 高標準農(nong) 田1000斤產(chan) 量來計算,12億(yi) 畝(mu) 就能穩定1.2萬(wan) 億(yi) 斤以上糧食產(chan) 能,這約占當前糧食總產(chan) 量的90%,將為(wei) 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發揮極其重要作用。

《規劃》將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分成東(dong) 北區、黃淮海區、長江中下遊區、東(dong) 南區等7個(ge) 區域,提出各分區建設重點和分省建設目標。

 《規劃》是落實‘十四五’規劃綱要的重要專(zhuan) 項規劃之一,是指導今後一個(ge) 時期係統、全麵開展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的重要依據和規範性要求。對田、土、水、路、林、電、技、管8個(ge) 方麵提出了明確要求,分7大區域明確了建設重點,提出到2025年累計建成10.75億(yi) 畝(mu) 並改造提升1.05億(yi) 畝(mu) 、2030年累計建成12億(yi) 畝(mu) 並改造提升2.8億(yi) 畝(mu) 高標準農(nong) 田;到2035年,全國高標準農(nong) 田保有量和質量進一步提高。



二、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內(nei) 容                                                            

高標準農(nong) 田的定義(yi) 是:土地平整、集中連片、設施完善、農(nong) 電配套、土壤肥沃、生態良好、抗災能力強,與(yu) 現代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和經營方式相適應的旱澇保收、高產(chan) 穩產(chan) ,劃定為(wei) 永jiu基本農(nong) 田的耕地。簡單來說,就是建設“田成方、土成型、渠道成網、旱能灌、澇能排、無汙染、產(chan) 量高"的農(nong) 田。

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的內(nei) 容主要分為(wei) 田間基礎設施工程、地力建設工程、科技支撐工程

田間基礎設施工程主要包括田網、渠網、路網、電網等建設,這樣可以提高農(nong) 田抗災減災能力、農(nong) 田排灌能力和農(nong) 機作業(ye) 能力。

地力建設工程是開展土地平整、土壤改良與(yu) 地力培肥建設,實施秸稈還田、綠肥種植、增施有機肥等,這樣可以提高農(nong) 田基礎地力和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能力。

科技支撐工程是集成包含水肥一體(ti) 化智能灌溉施肥 、生長環境智能化監測、生產(chan) 管理信息化農(nong) 業(ye) 物聯網技術。從(cong) 而利用新技術、新模式提高現代農(nong) 業(ye) 科技應用能力。

三、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規劃方案                                                      

1、耕地質量監測與(yu) 保護提升

耕地是重要的生產(chan) 資料,是農(nong) 業(ye) 發展之要,糧食安全之基,農(nong) 民立命之本。依據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的規劃要求,在耕地質量監測板塊建設了氣象監測係統、土壤監測係統、作物生長監測係統,配備了氣象監測站、土壤多參數監測站、移動式作物生長監測站、土壤緊實度測量儀(yi) 、土壤墒情速測儀(yi) 土壤樣品采集設備,采集土壤、氣象環境數據,結合作物長勢,進行綜合分析。

通過智能硬件設備,檢測鹽堿土壤和酸化土壤,同時配合耕地質量保護係統和土壤墒情監測平台,實現對土壤數據的實時統計和分析;實施測土配方施肥,促進土壤養(yang) 分平衡,提高耕地質量水平,改善土壤生態環境。

2、高效節水灌溉

高效節水灌溉是對除土渠輸水和地表漫灌之外所有輸、灌水方式的統稱。通過科學規劃建設高標農(nong) 田的田間灌溉節水工程,建設智能機井灌溉係統和水肥一體(ti) 化係統,對水資源數據,用水情況,灌溉情況等進行科學管理。

係統配備墒情監測設備、水肥一體(ti) 機,可根據監測的土壤水分、作物種類的需肥規律,設置不同的程序,進行對應作物的、周期性、有計劃的水肥輪灌。既能節省農(nong) 事成本,還能幫助作物生長,提高作物產(chan) 量與(yu) 質量,進而增加經濟效益。

3、綠色防控

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過程中,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的高效性與(yu) 便利性固然重要,但是生態友好、農(nong) 田的可持續發展也不容忽視。根據因害設防原則,對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進行合理布局,在高標農(nong) 田區域內(nei) 布置農(nong) 田天眼、無人機進行綠色防治、災情監控、統防統治,運用理化誘控技術和科技手段相結合,有效控製農(nong) 作物病蟲害,確保農(nong) 作物生產(chan) 安全、農(nong) 產(chan) 品質量安全和農(nong) 業(ye) 生態環境安全,促進農(nong) 業(ye) 增產(chan) 、增收的目的。以科學發展觀為(wei) 指導,深入貫徹“公共植保"和“綠色植保"理念,以“防災減損、提質增效、保障安全"為(wei) 目標,紮實做好病蟲災害監測預警和防治指導公共服務,加快推進專(zhuan) 業(ye) 化防治和綠色防控,控製病蟲危害,大幅度降低化學農(nong) 藥的使用量,降低農(nong) 作物藥物殘留,確保農(nong) 產(chan) 品質量安全和食品生產(chan) 安全。

4、數據平台建設

數據平台可提供土壤墒情監測、水肥一體(ti) 化、智能灌溉、病蟲害監測、災情苗情監測、氣象環境監測等平台,多種平台,可單獨查看,也可在數據中心進行聯動分析。數據中心就像是人的“大腦",田間的物聯網設施通過數據中心串接起來。高標準農(nong) 田,三分靠建設,七分靠管護。在國家政策基礎上,深入發揮了自身數字農(nong) 業(ye) 建設優(you) 勢,提出“1+1+N"的高標農(nong) 田建設方案,打造了集“土壤健康、高效節水、綠色農(nong) 田、環境生態"於(yu) 一體(ti) 的高標農(nong) 田數字化決(jue) 策綜合平台,提高了高標農(nong) 田的綜合生產(chan) 能力和抵抗自然能力。其中,所有的應用平台都是圍繞著唯yi的農(nong) 業(ye) 大數據中心進行運作,為(wei) 其提供精確詳細的數據支撐。而通過數字化決(jue) 策平台,就可以直觀展示農(nong) 田的灌溉情況、耕地麵積、設備分布情況及環境監測等數據信息。

當然,要想實現這些數字化應用為(wei) 人所用,最重要的還是發揮科技力量,提供社會(hui) 化服務。利用智能農(nong) 機監管係統、質量安全追溯係統、專(zhuan) 家係統、知識庫等手段可以實現有據可查、全程監控、精準管理、資源共享的高標準農(nong) 田。

托普雲(yun) 農(nong) 自主研發了土壤環境傳(chuan) 感設備與(yu) 集成化裝置,滿足對土壤多種物理性質的實時檢測與(yu) 長期監測需求。圍繞高標準農(nong) 田、耕地保護、黑土地保護、土壤墒情監控等行業(ye) 需求,托普以“監測點+大數據平台"的綜合解決(jue) 方案,通過監測點長期監測與(yu) 雲(yun) 端實時分析,為(wei) 我國全域高精度數字土壤數據庫建成提供硬件支撐與(yu) 數據服務。

耕地,是人類社會(hui) 賴以生存的基本資源和條件,我們(men) 要像保護大熊貓一樣保護耕地,因此,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的提出是十分必要的。按照一號文件規劃,到2022年,全國要建成10億(yi) 畝(mu) 高標準農(nong) 田,以此穩定保障1萬(wan) 億(yi) 斤以上的糧食產(chan) 能,約占我國糧食總產(chan) 量的80%。

為(wei) 提高農(nong) 田建設標準和質量,農(nong) 田建設管理司提出,要做到數量和質量並重,要聚焦永jiu基本農(nong) 田、糧食生產(chan) 功能區和糧食生產(chan) 主產(chan) 區等重點區域,一步步優(you) 化布局,夯實糧食安全基礎。

時至今日,高標準農(nong) 田成為(wei) 實施“藏糧於(yu) 技、藏糧於(yu) 地"戰略,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舉(ju) 措。2021年一號文件提出,堅決(jue) 守住18億(yi) 畝(mu) 耕地紅線。“實施新一輪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規劃,提高建設標準和質量,健全管護機製,多渠道籌集建設資金,中yang和地方共同加大糧食主產(chan) 區農(nong) 田建設投入。建設高標準農(nong) 田,是鞏固和提高糧食生產(chan) 能力、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關(guan) 鍵舉(ju) 措。我國正處於(yu) 從(cong) 傳(chuan) 統農(nong) 業(ye) 向現代農(nong) 業(ye) 過渡的關(guan) 鍵時期,人們(men) 對糧食等主要農(nong) 產(chan) 品需求壓力日益增加。而因為(wei) 耕地數量減少、質量下降、水資源利用率不高等,迫切需要下大力氣改造中低產(chan) 田、建設旱澇保收高標農(nong) 田




kaiyun开云真人
  • 聯係人:陳麗婷
  • 地址:杭州市拱墅區祥園路中國(杭州)智慧信息產業園3號樓11-13樓
  • 郵箱:yangli@top17.net
  • 傳真:86-0571-86059660
關注我們

歡迎您關(guan) 注我們(men) 的微信公眾(zhong) 號了解更多信息

掃一掃
關注我們
版權所有©2025kaiyun开云真人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xml    總訪問量:982737
    技術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