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栽培技術要點 2.1旱育壯秧 選擇好育秧地塊,秋做床,保證旱育條件,采用大中棚缽體(ti) 盤或隔離75層(機插盤)旱育秧,提早扣棚,適時播種,播期為(wei) 4月10~15日。播量為(wei) :缽體(ti) 盤育秧,每缽體(ti) 播芽種2~4粒;機插盤育苗,每盤播芽種100g;手插隔離層育秧,芽種用量250g/m2。加強苗期棚內(nei) 溫度控製、水分管理。出苗前封閉保溫,出苗後見綠即通風,溫度控製在一葉期≤30℃,二葉期≤25℃,三葉期≤20℃,插秧前3~5d撤掉棚膜。早晚秧苗葉尖無露珠時表明床土缺水,在早晨一次澆透水,不旱不澆水,保持床土濕潤即可。壯秧標準:株高14~16cm,葉片寬厚挺立,葉色鮮綠,葉耳間距短,白根多,地上部百株風幹重3.5g以上。 2.2本田移栽 本田整細耙平,適時插秧,一般在5月15~20日;插秧密度為(wei) 16~18穴/m2;深淺適宜,深度不超過3cm。 2.3本田施肥 根據該品種的特性與(yu) 當地土壤肥力條件,因地製宜,增施有機肥,施入腐熟農(nong) 家肥15—20m3/hm2;合理施用化肥,做到控製氮肥,增施磷鉀肥,一般N:P:K=2:1:1;氮肥施用(純氮)150kg/hm2,其中基肥50%,分蘖肥30%(返青後立即施用,一般為(wei) 6月初),穗肥20%(在抽穗前20d施用,一般為(wei) 7月1~10日);磷肥施用(純量)75kg/hm2,作為(wei) 基肥一次性施人;鉀肥施用(純量)75kg/hm2,其中基肥60%,穗肥40%(同氮肥)。 2.4本田灌溉 除作業(ye) 用水外,全生育期采用淺濕交替節水灌溉方法,增加白根量。一般緩苗寸水灌溉,緩苗後保持淺水灌溉,以利分蘖早生快發。當莖蘖數達到計劃莖數的80%時開始擱田控製分蘖,提高成穗率,為(wei) 避免一次重擱田給水稻根係造成損傷(shang) ,應采用2次輕擱為(wei) 好。孕穗期是水稻需水zui多時期,此期不要斷水,如遇低溫灌20cm深水護胎(日均溫17℃以下或日zui低溫15℃以下);抽穗期淺水間歇灌溉,進入乳熟期和蠟熟期采取淺濕幹交替灌溉,完熟期於(yu) 收獲前7~10d*停水。 2.5加強病蟲草害的防治 插前施封閉除草劑,應在水整地結束,泥漿沉降過程中施用,采用毒土法施人,施藥後保持水層5~7d。注意防治稻曲病和二化螟,以防為(wei) 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