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顯輝(黑龍江省墾豐(feng) 種業(ye) 有限責任公司) 近年來,我省年種植玉米麵積353萬(wan) hm2以上,而玉米商品糧質量是關(guan) 係到我省玉米生產(chan) 可否持續、健康發展的一個(ge) 重要問題;也關(guan) 係到我省玉米商品糧在國內(nei) 、市場中是否有競爭(zheng) 力及玉米生產(chan) 的經濟效益如何的關(guan) 鍵問題。隨著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我省的玉米生產(chan) 麵臨(lin) 新的機遇和挑戰,在新的形勢下如何改善我省玉米商品質量,進而提高玉米市場競爭(zheng) 力,本文將就以上問題提出一些個(ge) 人的觀點和意見。 1目前我省玉米生產(chan) 中存在的問題 1.1玉米品種越區種植現象仍少量存在我省地處高緯度、高寒地區,前期低溫及後期早霜現象時有發生。例如1999年9月14日,在全省大部分地區出現枯霜現象,這次早霜比我省南部地區如哈爾濱地區常年平均初霜期提前7d左右,使我省大部分地區特別是中南部地區玉米大多未達到正常成熟,致使我省“水玉米”現象更顯突出;據黑龍江省農(nong) 科院玉米研究中心1999年9月28日的調查表明,本育9在雙城、呼蘭(lan) 、綏化等地,含水量分別為(wei) 39.7%、42.6%和47.7%,3個(ge) 地區分別代表我省*積溫帶上限、*積溫帶中下限和第二積溫帶中上限;可見不同地區熱量資源的高低是玉米收獲期籽粒含水量高低的主要製約因子。高達40%以上含水量的玉米籽粒外觀顏色差、內(nei) 含物少、容重低,商品品質差。而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我省部分地區特別是中南部部分地區把種植吉林、遼寧等晚熟和極晚熟品種作為(wei) 高產(chan) 的主要措施之一,造成了*積溫帶種植適宜長春地區種植的玉米品種,第二積溫帶種植*積溫帶玉米品種等不科學的做法,形成了當地常年平均有效積溫達不到實際種植玉米品種所需積溫的情況;這種現象和結果必然使我省玉米生產(chan) 存在較大的風險,導致在低溫、早霜年份玉米不能*成熟,使得玉米籽粒含水量高、內(nei) 含物少、幹粒重和容重低、籽粒外觀顏色差,大大降低了商品品質,使得我省玉米市場競爭(zheng) 力差、農(nong) 民生產(chan) 玉米的效益下降。 1.2品種結構不盡合理 多年來,我省玉米生產(chan) 重產(chan) 量、輕質量的現象比較突出,降低了作為(wei) 大宗農(nong) 產(chan) 品在市場經濟中的商品率和競爭(zheng) 力,玉米生產(chan) 中存在著品種結構不盡合理、產(chan) 品質量不高等問題。目前我省玉米生產(chan) 基本是普通玉米,因品質不適合,往往造成壓庫、經濟效益不高,而市場、經濟效益高,適合於(yu) 食品加工和工業(ye) 加工需要的玉米,如甜玉米、糯玉米、高油玉米、高澱粉玉米等較少,導致普通玉米供大於(yu) 求,玉米供不應求。目前,我省玉米澱粉加工企業(ye) 發展迅速,對高澱粉玉米需求較大,而生產(chan) 上種植的高澱粉玉米品種很少。 1.3栽培技術較落後,玉米生產(chan) 成本高 目前我省玉米生產(chan) 中普遍存在種植密度過低、施肥方法不科學,氮磷鉀比例不合理、肥料利用率不高,肥效發揮不良等問題。而個(ge) 別地區和農(nong) 民為(wei) 了單產(chan) 的提高和總產(chan) 的增加,不惜投入化肥、農(nong) 藥、農(nong) 機等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資料,導致生產(chan) 成本增加,降低投入產(chan) 出比。加之我省玉米生產(chan) 主要是以農(nong) 戶家庭生產(chan) 為(wei) 主,生產(chan) 規模小、機械化水平低,生產(chan) 成本較高。 1.4玉米收貯過程存在的問題 由於(yu) 在實際玉米收購過程中,玉米商品糧優(you) 價(jia) 政策未得到充分落實,因此農(nong) 民生產(chan) 玉米的積極性在一定程度上受挫;加之玉米的檢測設備和手段落後,導致即使農(nong) 民生產(chan) 出玉米也無法及時得到檢測,優(you) 價(jia) 政策從(cong) 而難以體(ti) 現。同時由於(yu) 我省玉米收獲過程中,農(nong) 民在晾曬、脫粒等環節設備、條件所限,玉米商品糧中異物較多,不同品種玉米商品糧混收混貯等現象,也降低了我省玉米商品糧的品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