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晚稻螟蟲,即農(nong) 民朋友所說的“鑽心蟲”,主要是二化螟,其次是三化螟。為(wei) 了提高防治效果,要抓住關(guan) 鍵時期,擊中螟蟲“要害”。
抓住危險生育期防治三化螟 三化螟蟻螟孵出後在本株上爬行分散,或沿葉片向莖基部爬行,咬孔蛀入稻莖;或爬至葉尖後吐絲(si) 下垂,隨風飄蕩到鄰近稻株;或落到水麵上再遊到稻株上,咬孔蛀入。蟻螟從(cong) 孵出到蛀入僅(jin) 需29~40分鍾。蟻螟的蛀入、存活和為(wei) 害,與(yu) 水稻生育期關(guan) 係密切。秧苗期因秧苗葉鞘包裹緊,葉脈間距小於(yu) 蟻螟的頭寬,必須咬破維管束組織才能蛀入,因此難度大,侵入率低;拔節期葉鞘包裹緊密;抽穗以後,組織緊硬,蟻螟較難蛀入,所以為(wei) 害輕些。水稻分蘖期稻株組織柔嫩,葉鞘包裹鬆弛,葉鞘脈間較寬,蟻螟易侵入;水稻孕穗期間隻有一層葉鞘包裹,蟻螟也容易侵入,特別是在劍葉葉鞘裂開露穗時,是蟻螟侵入的有利時期。所以水稻分蘖期、孕穗到破口始穗期是三化螟幼蟲危害的危險生育期。在晚稻分蘖期,將田間實查卵塊密度達每畝(mu) 40塊定為(wei) 防治對象田。盛孵高峰期防治辦法是:在燈下螟蛾高峰期後2~3天,分別從(cong) 各種類型田中連根拔起帶卵株50株,集中移於(yu) 各種類型田田角,逐日檢查孵化進度,有半數卵塊孵化時,便為(wei) 盛孵高峰,及時在1~2天施藥防治。孕穗到抽穗期,凡在螟卵盛卵期內(nei) ,晚稻大肚(孕穗期)超過10%,或抽穗不到80%田塊,應列為(wei) 防治對象田。劍葉葉鞘開裂、破口露穗是防治三化螟關(guan) 鍵時刻,掌握5%~10%稻株破口露穗時用藥。螟卵盛孵前期已經抽穗、尚未齊穗的晚稻必須掌握在螟卵開始盛孵時用藥1次。
抓住葉鞘危害期防治二化螟 蟻螟孵出後,一般沿稻葉向下爬行或吐絲(si) 下垂,從(cong) 葉鞘縫隙侵入,先在葉內(nei) 聚集危害一段時期。枯鞘出現在蟻螟孵化後的第9~13天,枯心株出現在螟蟻孵化後第15~19天。因此在晚稻枯鞘高峰期用藥防治比較適宜;過遲防治因幼蟲分散鑽入莖稈則防效差。防治指標:分蘖期以枯鞘率5%~8%、穗期則以上代殘蟲每畝(mu) 300~500條為(wei) 防治對象田。
選用新的對口農(nong) 藥防治 防治二化螟和三化螟都可畝(mu) 用5%銳勁特懸浮劑30~40毫升對水50公斤進行噴施;防治水稻二化螟,也可用1.8%阿維菌素乳油2500~3000倍液,均勻噴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