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小麥收割已經結束,但津沽大地仍呈現一片金黃。連日來,廣大農(nong) 民正在利用近期降雨,采用小麥秸稈高留茬還田,進行夏播搶種。本市土肥、農(nong) 機等多家部門引導農(nong) 民充分挖掘麥秸的用途,大力推廣秸稈綜合利用,通過還田增肥、製沼增收、飼料青貯等多種渠道來消化秸稈,從(cong) 而變廢為(wei) 寶,有力治理“狼煙”。 以往,小麥收割後,麥秸稈怎麽(me) 處理是個(ge) 大問題。現在農(nong) 民富了,耕種都是機械化作業(ye) ,家裏喂牲口的少,作飼料用不了;家家都用煤氣、沼氣做飯,作燃料的少了。為(wei) 此今年,本市各區縣早做準備,利用廣播、電視等手段,出動宣傳(chuan) 車,印發“告村民書(shu) ”明白紙十萬(wan) 餘(yu) 份,大力宣傳(chuan) 秸稈禁燒規定及秸稈的各種利用途徑,引導農(nong) 民正確處理麥秸。“原先嫌麻煩一燒了之的秸稈,如今在咱農(nong) 民手裏可有賬算了!”日前,在武清區崔黃口鎮北靳莊村,許多農(nong) 民正操作秸稈打捆機把麥秸打捆。他們(men) 告訴記者,這些打好捆的麥秸,是專(zhuan) 門賣給養(yang) 殖場喂牛的,每噸可以賣到幾百元呢。剩下的麥茬子也不糟蹋,免耕播種機粉碎後還田地裏,然後點種夏播玉米,這樣既省工又省肥,可是一舉(ju) 多得。 據介紹,今年以來,為(wei) 迎接“綠色奧運”,發展農(nong) 業(ye) 內(nei) 部節能減排,發展循環經濟,化肥價(jia) 格又居高不下,秸稈還田已成為(wei) 本市農(nong) 民增收節支、培肥地力的有效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