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紀以來,農(nong) 業(ye) 的進步主要體(ti) 現在現代農(nong) 業(ye) 機械基本取代了人力和畜力作業(ye) ,以及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的組織管理形式變得專(zhuan) 業(ye) 化、社會(hui) 化和企業(ye) 化。眼下,“互聯網+”的概念炙手可熱,那麽(me) 以農(nong) 業(ye) 物聯網、大數據、雲(yun) 技術為(wei) 工具的新生代農(nong) 場,會(hui) 給人類描繪出怎樣的一幅智慧農(nong) 業(ye) 前景呢
美國七成農(nong) 場“觸網
一、美國七成農(nong) 場“觸網”
幾千年來,人口數量的增加離不開糧食的不斷增產(chan) 。世界糧食組織預測,到2050年約有90億(yi) 人,激增的人口和有限的耕地、寶貴的淡水和其他不可知因素(如氣候變化)之間的矛盾,使人類的吃飯問題變得極其嚴(yan) 峻,改變傳(chuan) 統農(nong) 業(ye) 的發展模式,提高農(nong) 產(chan) 品的產(chan) 量和質量勢在必行。
在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背景下,智慧農(nong) 業(ye) 被寄予厚望。智慧農(nong) 業(ye) ,就是利用信息技術對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進行定時定量管理,根據農(nong) 產(chan) 品(含糧食、水果和肉類等)的生長情況合理分配資源,實現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的低耗、環保。近年來,歐美發達國家的農(nong) 民們(men) 在利用互聯網方麵表現積極。
2011年2月,美國農(nong) 業(ye) 部發布的報告表明,年銷售額25萬(wan) 美元以上的美國農(nong) 場,有70%以上在農(nong) 場業(ye) 務中使用互聯網,更小的農(nong) 場則有41%使用互聯網。美國加州弗雷斯諾的農(nong) 場主麥克·史密斯有一個(ge) 40英畝(mu) 的小型家庭農(nong) 場,他將自己農(nong) 場的照片貼在臉書(shu) 上,每周更新網頁內(nei) 容,感興(xing) 趣的顧客可以和他通過電子郵件。麥克·史密斯現身說法稱:“互聯網對許多小農(nong) 場意味著生存,如果你隻有一個(ge) 有機農(nong) 場而沒有,那麽(me) 沒人願意去了解你。”
但這隻是互聯網力量輕度介入現代農(nong) 業(ye) 的冰山一角。在更多的智慧農(nong) 業(ye) 案例中,大家會(hui) 看到在互聯網、物聯網的幫助下,越來越多的農(nong) 民掌握了莊稼種植、灌溉和收獲的時機,時時監控牲畜的生長狀態,zui大限度地減少了資源浪費並獲得效益。
二、從(cong) 大農(nong) 業(ye) 轉向農(nong) 業(ye)
國內(nei) 主流學界曾把西方現代農(nong) 業(ye) 的特點概括為(wei) 一個(ge) “大”字,主要表現為(wei) 耕地麵積的廣袤,農(nong) 機設備的大型寬幅和高速聯合。這個(ge) “大”字在當下發達國家農(nong) 業(ye) 中仍占主流地位,但新的趨勢已經非常明顯,那就是農(nong) 民們(men) 利用物聯網等技術,收集有關(guan) 田地的數據,製定策略,對每一小塊土地精耕細作,從(cong) 每一顆種子中榨取出zui高的價(jia) 值,這就是“農(nong) 業(ye) ”。
農(nong) 業(ye) 雲(yun) 服務覆蓋130國
三、農(nong) 業(ye) 雲(yun) 服務覆蓋130國
美國加州奧克斯塔德的草莓生產(chan) 商“諾克爾收獲”公司,采用的草莓生長實時監控設備,是由美國“氣候看守者(ClimateMinder)”公司開發的。“諾克爾收獲”公司的草莓田裏,傳(chuan) 感器負責測量土壤中的鹽分和水分等,物聯網采用射頻識別的電子標簽,把數據發送到“氣候看守者”的網絡服務器。農(nong) 民可以通過特定賬號訪問,實時觀察草莓溫室的各項數據。
“氣候看守者”成立於(yu) 2005年,成立頭兩(liang) 年就在土耳其200多個(ge) 溫室中推廣自己的管理係統,在土耳其的家禽場、煙草儲(chu) 存設施和冷庫中也有所應用。“氣候看守者”2012年被的美國灌溉公司“雨鳥”收購,成為(wei) 其旗下物聯網係統品牌。
2011年,成立於(yu) 美國矽穀的“農(nong) 場邏各斯(FarmLogs)”公司,是一家提供農(nong) 業(ye) 雲(yun) 服務的初創公司。該公司的業(ye) 務是讓農(nong) 民通過互聯網和手機移動應用平台,把耕作方麵的數據上傳(chuan) 到平台上,公司在拿到數據後進行分析,為(wei) 農(nong) 作物輪作提供智能預測和優(you) 化。農(nong) 戶們(men) 可以通過“農(nong) 場邏各斯”的服務了解農(nong) 產(chan) 品價(jia) 格、耕作開支、利潤預測和天氣等。截至去年,全美15%的農(nong) 場是“農(nong) 場邏各斯”的客戶,其應用者遍及世界130多個(ge) 國家,包括中國。該公司發展如此之快的主要原因據估計和免費提供服務有關(guan) ,因為(wei) 受到多方青睞,迄今已獲得1500萬(wan) 美元的融資。
智能灌溉滴水歸田
四、智能灌溉滴水歸田
農(nong) 業(ye) 灌溉用水利用率不高的情況,在很多國家和地區存在。為(wei) 解決(jue) 這一問題,智慧灌溉能夠通過傳(chuan) 感器探測土壤中水分含量,根據不同作物的根係對水的吸收速度和需求量的不同,控製灌溉係統進行有效運作,從(cong) 而達到自動節水、節能的目標。
“超級農(nong) 作物(CropX)”也是來自美國矽穀的創業(ye) 公司,其主要產(chan) 品是探測土壤參數的硬件,並用軟件向農(nong) 民們(men) 顯示有關(guan) 數據,旨在建立“土壤物聯網”。該公司的硬件產(chan) 品包含的重要傳(chuan) 感器有3個(ge) ,分別負責收集地形信息、土壤結構和含水量,以決(jue) 定土壤對水的需求是多少。“超級農(nong) 作物”公司用移動應用客戶端把雲(yun) 計算結果發送給農(nong) 民,如灌溉地圖和土壤水分狀況等信息,農(nong) 民也可以通過更改相應參數來計算不同區域土壤所需的灌溉量,做到滴水歸田。
目前,“超級農(nong) 作物”公司的產(chan) 品主要在美國密蘇裏州、科羅拉多州和堪薩斯州近5000畝(mu) 農(nong) 田中應用,今年剛獲得900萬(wan) 美元的融資,該公司把中國、印度和大洋洲也列為(wei) 自己的目標市場。穀歌執行官埃裏克·施密特很看好這家公司。
具有創新思維的不僅(jin) 僅(jin) 是上麵提及的創業(ye) 公司,總部位於(yu) 瑞士蘇黎世的ABB公司(一家世界五大企業(ye) )也參與(yu) 瓜分智慧農(nong) 業(ye) 這塊大蛋糕。ABB公司在西班牙馬德裏南部210平方公裏的重要農(nong) 業(ye) 區推廣使用“海王星”智能灌溉係統,使這片農(nong) 業(ye) 區的用電、用水分別比以前節省了12%和20%。“海王星”灌溉係統由遠程終端裝置、數據采集與(yu) 監控係統和通信3部分組成,“海王星”數據采集與(yu) 監控係統不僅(jin) 可顯示遠程終端裝置的狀態、報警、事件、報告和曆史數據,還可通過短信和電子郵件進行通信,允許用戶通過互聯網遠程接入。
中國的智慧農(nong) 業(ye) ,如何實現
五、中國的智慧農(nong) 業(ye) ,如何實現
我們(men) 不妨大膽展望一下互聯網(物聯網)與(yu) 現代農(nong) 業(ye) 充分融合的前景:現在的一些農(nong) 資電商都弱爆了,隻能說是智慧農(nong) 業(ye) 的初級階段,將網絡技術運用到銷售手段上,不會(hui) 走遠。而未來中國農(nong) 業(ye) 也將全麵運用互聯網技術,遙感技術、土壤檢測、作物選擇方案、大數據、銷售。隻有滿足新時代農(nong) 民的服務需求,才能真正走得長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