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綠素的含量對葉片生理活性變化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是其重要指標之一,這與(yu) 葉片的光合作用的能力有著十分緊密的關(guan) 係,所以對葉綠素含量進行測定分析,可以作為(wei) 提高作物產(chan) 量的理論基礎。對於(yu) 夏玉米葉片的葉綠素組成及含量的相關(guan) 規律已經有所研究,在此基礎上對春玉米的葉綠素含量的變化進行係統的研究,借此數據提高植株葉片的葉綠素含量,加快光合進程。對於(yu) 葉片葉綠素含量的測定可以采用葉綠素測定儀(yi) 進行有效的分析測定,為(wei) 研究提供便捷。
通過葉綠素測定儀(yi) 測定不同營養(yang) 條件下春玉米第9、15、21葉位不同葉齡葉綠素含量的變化,表明:葉片葉綠素含量均是單峰曲線變化,峰值出現在葉片展開後的10~15d。比光合速率的峰值推遲1周左右。單葉光合速率隨其葉綠素含量的增高而增大,隨其降低而減小。但兩(liang) 曲線在峰值持續之後,光合速率的下降速度快於(yu) 葉綠素含量的下降速度,且隨葉片衰老表現得更加明顯。葉綠素存在於(yu) 光合作用重要器官—葉綠體(ti) 中,其含量的多少影響著對光能的吸收和轉換。隨著葉片的衰老,組織老化,使其捕獲光能和轉化成化學能的能力均減弱,光合速率明顯下降。因此,盡管幼嫩葉片和衰老葉片的葉綠素含量相當,但老葉的光合速率顯著降低。不施肥處理,葉片缺氮嚴(yan) 重,加速葉片組織的衰老,也加快了蛋白質、酶的分解和氮素的轉移。施氮後使後期的葉綠素含量和光合速率顯著增高。氮磷和氮磷鉀處理,葉片氮素、磷素及鉀素狀況進一步改善,促進了葉片中蛋白質、核酸、葉綠素、酶及ATP的合成,後期的葉綠素含量和光合速率又有所提高。
葉綠素測定儀(yi) 對不同葉位葉片葉綠素含量的測定可以發現,其變化是內(nei) 在結構組成所決(jue) 定,中位葉的葉綠體(ti) 超微結構zui為(wei) 複雜,光合膜係特別發達,葉片維管束較多,且維管束細胞中葉綠體(ti) 內(nei) 含澱粉粒的程度高,因此,在同樣條件下葉綠素含量高。氮是葉綠素的必要成份,不施肥處理因缺少氮素,影響了葉綠素的合成,同時在缺氮條件下,蛋白質分解,水溶性的氮化合物轉移到旺盛生長的部位,加速了下位葉葉綠素的分解而使葉片枯黃。葉綠素分子在光合作用中起吸收和傳(chuan) 遞光能的作用,葉綠素含量增高,提高了光能轉化效率。施氮處理zui顯著地提高下位葉的葉綠素含量和光合速率。磷不僅(jin) 和氮具有互作吸收,且促進葉綠素的合成,這是氮磷和氮磷鉀處理較單施氮處理葉綠素含量和光合速率進一步提高的主要原因。
通過葉綠素測定儀(yi) 對春玉米葉片葉綠含量的詳細測定分析,可以總結出對於(yu) 不同葉齡葉片利用葉綠素含量來表示其光合速率的高低其準確性是比較低的。因為(wei) 光合作用中光能轉化是在一定的膜結構及一定的分子排列中進行的。老齡葉一方麵基質類囊體(ti) 膜的垛疊開始鬆散,另一方麵葉內(nei) N素向新生葉的轉移,使得光合膜上一定數量的色素蛋白和酶分解,甚至影響了分子排列。在栽培上采取措施,調控光合膜的結構與(yu) 功能,使之有利於(yu) 同化更多的光合產(chan) 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