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養(yang) 分是作物營養(yang) 的主要來源,是作物生長發育的物質基礎。土壤養(yang) 分的重要指標主要包括土壤有機質、全氮、有效磷和*鉀等,其含量狀況由成土母質決(jue) 定,同時又受人為(wei) 施肥的影響。多年來,土壤由於(yu) 長期大量施肥,農(nong) 作物產(chan) 量逐漸提高,隨著種植製度的變化,土壤養(yang) 分發生了很大變化。
從(cong) 經濟利用化肥的觀點出發,往往希望了解土壤的生產(chan) 力水平和土壤養(yang) 分含量水平對施肥增產(chan) 效果的影響。習(xi) 慣地認為(wei) 生產(chan) 力低的土壤和養(yang) 分含量低的土壤,施肥增產(chan) 效果高,因而要增加施肥量; 反之,生產(chan) 力高和養(yang) 分含量高的土壤認為(wei) 施肥的增產(chan) 效果低,因而要減少施肥量。但是,農(nong) 作物產(chan) 量的高低和施肥效果的大小又往往受各地的氣候條件、栽培條件以及作物品種等影響,所以難於(yu) 看清上述的土壤關(guan) 係。
土壤pH的近中性是保證玉米高產(chan) 的必要條件之一,團結土和太陽升土由於(yu) 土壤pH 偏高,是抑製產(chan) 量的一個(ge) 因素。土壤*磷含量水平的順位和玉米產(chan) 量水平的順位*一致,說明土壤*磷含量是構成產(chan) 量水平的一個(ge) 主要因素。土壤有機質含量、全氮、全磷、堿解氮的含量水平雖然不能和產(chan) 量水平直接看出相關(guan) 關(guan) 係,但如果把耕土層厚度這一因素計算進去之後,就可使有機質、全氮、全磷含量(百分率乘以耕層土重量) 和產(chan) 量順位一致起來了。
肥料用量過高時,斤肥增產(chan) 幅度就有所縮減。但縮減的幅度各種土壤表現不同,黑土和黑鈣土上縮減的少,而鹽化草甸土上縮減的多。所以籠統地認為(wei) 生產(chan) 力低的土壤和養(yang) 分含量低的土壤,施肥增產(chan) 效果高,因而要增加施肥量;反之,生產(chan) 力高和養(yang) 分含量高的土壤認為(wei) 施肥的增產(chan) 效果低,因而要減少施肥量的觀點是不對的。
土壤的氮磷含量比值對施肥的*氮磷比之間,存在一定的依存關(guan) 係。土壤本身的氮磷比值越小,施肥的氮磷比值就應當適當加大。用堿解氮/歐爾森磷比值4作為(wei) 分界線,與(yu) 施肥*氮磷比的2:1與(yu) l:1分界恰好一致。
通過兩(liang) 年的實驗證明,首先用土壤氮磷鉀分析儀(yi) 測出土壤的養(yang) 分含量,高產(chan) 土壤和低產(chan) 土壤,施用氮磷化肥和有機肥都是必要的,對玉米都有明顯的增產(chan) 效果。因此,在試驗範圍內(nei) 不存在高產(chan) 土壤施肥效果小,因而應當少施肥;低產(chan) 土壤施肥效果大,因而應當多施肥的規律性。尤其對於(yu) 氮素化肥來說,土壤氮素含量的高低對於(yu) 氮肥利用率的高低沒有直接影響。
土壤中的氮磷養(yang) 分含量的比值,特別是*性氮磷養(yang) 分含量的比值,可以作為(wei) 確定合理搭配氮磷肥的參考。供試土壤堿解氮含量與(yu) 歐爾森磷含量比值,小於(yu) 4時,玉米施肥的氮磷比宜為(wei) 2 : 1 ;大於(yu) 4 時,宜為(wei) 1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