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農(nong) 民在用藥方麵較盲目或盲從(cong) 的占70%左右,輕者浪費農(nong) 藥、加重環境汙染,重者產(chan) 生抗藥性或藥害,導致產(chan) 量、品質受損,使用農(nong) 殘速測儀(yi) 就可以對農(nong) 殘進行檢測。
農(nong) 民盲目用藥可分為(wei) 這樣幾種類型:一是不看有效成分全用一種濃度。問農(nong) 民原因,往往回答“別人多數都如此”。二是按照習(xi) 慣倍數導致藥害。如今市場所售農(nong) 藥約有47%在說明中不寫(xie) 稀釋倍數,隻寫(xie) 每公頃或每畝(mu) 用量,使得果農(nong) 在使用時隨意性或盲目性很大。三是不查殺滅對象全用固定方案。例如,連查十多株樹、上百片葉,並沒有查到一頭害蟎或食葉害蟲,農(nong) 民仍照樣噴施防治害蟲、害蟎和病菌的4~5種農(nong) 藥。
建議多渠道、多舉(ju) 措幫助農(nong) 民科學安全用藥
廠家完善規範農(nong) 藥說明。呼籲廠家在農(nong) 藥使用說明中,標明能殺滅各相關(guan) 病蟲害的適宜稀釋倍數,而不隻寫(xie) 單位麵積的用量。也期望有關(guan) 部門能在業(ye) 務審批、標準製定等方麵加以規範與(yu) 監管。
各方增強科學用藥意識。有資料表明,與(yu) 盲目大劑量用藥相比,如果全國的果農(nong) 或農(nong) 戶均能做到科學用藥,大約能節省總農(nong) 藥成本的50%~70%。我國是農(nong) 業(ye) 大國,科學用藥功德無量。社會(hui) 各界隻有從(cong) 內(nei) 心增強科學用藥的意識,方能自覺付諸於(yu) 行動。
媒體(ti) 強化科學用藥宣傳(chuan) 。科學用藥既然與(yu) 大家健康關(guan) 係密切,就應像宣傳(chuan) 普及“每天適宜食鹽攝入量”那樣,強化宣傳(chuan) 力度,通過多條途徑、多種媒體(ti) 予以普及。
培訓注重科學用藥細節
一是使用前必須仔細閱讀農(nong) 藥說明,並據地裏園內(nei) 病蟲基數或輕重,選擇好使用濃度。
二是說明內(nei) 容欠妥或不全時,可據相關(guan) 經驗,確定3~5個(ge) 不同的濃度,先做噴施效果試驗,再選用防治效果好、稀釋倍數又較高的濃度。
三是搞好病蟲情測報,把握*施藥時期。如防治桃樹蚜蟲時,噴藥*期應在落花80%~90%,本地多為(wei) 4月底,葉片尚未發生卷葉時。如果延誤防治,常常事倍功半。
四是同類型2~3種農(nong) 藥混用或混加了等量助劑時,相關(guan) 各種農(nong) 藥用量一般可減少1/2~2/3。
五是噴施時藥液要周到。所用的農(nong) 藥種類再多、濃度再濃,如果噴得不細致周到,留有空白或死角,其效果將會(hui) 事倍功半。
六是枝葉量保留要合理。枝葉通透性良好,噴藥時樹上樹下、葉片正麵反麵,均能噴得細致周到,以獲取良好的防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