谘詢熱線

19032001373

當前位置:首頁  >  技術文章

  • 2009

    9-11

    根據1:氣候條件選擇和施用肥料。例如天氣幹旱無雨或冷涼低溫,會(hui) 直接影響肥料效果的發揮;高溫多雨又會(hui) 導致肥料中的養(yang) 分釋放過快,因淋溶滲透而流失。因此,應掌握秋季、早春多施磷肥,夏季多施鉀肥,寒冷季節宜施銨態氮和硝態氮。根據2:土壤狀況選擇和施用肥料。一般土壤養(yang) 分含量低,供肥保肥性能差,土壤過酸或過堿,氧化還原電位低的土壤有針對性的多施些肥料。根據3:肥料的性質選擇和施用肥料。如酸性土壤應選用堿性或生理堿性肥料,堿性土壤應選用酸性或生理酸性肥料;銨態氮肥應深施覆土;肥效緩慢的有機...

  • 2009

    9-10

    壤土質地,所有的糞肥都適合施用;而黏土質地黏重,為(wei) 了改良土質,以施用有機質含量高、養(yang) 分含量相對較低的牛羊糞和豬糞為(wei) 宜;沙土漏水漏肥嚴(yan) 重,養(yang) 分流失快,也適合施用有機質含量高、養(yang) 分含量相對較低的牛羊糞和豬糞等。雞鴨糞中有機質含量在25%左右,屬熱性糞肥,發酵產(chan) 熱多,施用在土層深厚、土壤鹽離子濃度較低的壤土地上效果較好。但雞鴨糞很容易誘發地下害蟲,且須經充分腐熟後才能施用。雞鴨糞充分腐熟後作基肥和追肥均可。羊糞中有機質含量在20%左右,養(yang) 分含量中等。羊糞*性好,適合施用於(yu) 各類土壤和...

  • 2009

    9-8

    秋黃瓜栽培的品種,應選擇耐熱、抗病、生長勢旺盛、豐(feng) 產(chan) 性好的品種。而且秋黃瓜不能播種太晚,因後期氣溫低,影響結瓜。秋黃瓜營養(yang) 生長與(yu) 生殖生長同時進行,時問短、長勢快、需肥量大,施肥應掌握“基肥足、苗肥輕、果肥重”,“少吃多餐、用腐熟肥料”的原則,一般基肥應施人糞尿。1500千克左右,複合肥50千克或複合肥50千克加碳酸氫銨25千克。苗期定植後按1:10的人糞尿作提苗肥,間隔一個(ge) 星期再追肥一次,並插架、紮藤。進入結果期後加重追肥比例,有條件可收一次瓜,追一次肥;如遇下雨天每畝(mu) 可撒施...

  • 2009

    9-7

    丘陵山坡地高程差異較大,坡向和坡度對溫度、光照、水分和土壤都有影響。如坡上空氣流通,溫度變化快,晝夜溫差大,冬季果樹易發生凍害;坡下峽穀低窪處冷空氣易下沉,早春和晚秋均易發生霜凍。對丘陵坡地可采取以下土壤改良措施:一、平高墊低,整平土地坡地上有大小溝穀,易造成水土流失,影響葡萄園區劃、交通和各項作業(ye) 。因此,對坡上的溝穀應用推土機整平,以便統一區劃。然後,按設計行距挖好深、寬各1米的定植溝。挖定植溝挖出的表層土(30厘米厚)和底土,應分開放在溝的兩(liang) 側(ce) 。再將腐熟的農(nong) 家肥混堆肥與(yu) 表...

  • 2009

    9-7

    首先,要確保土壤不含病原體(ti) ,可進行以下處理:一是換新土或充分在野外輪作;二是加強管理,保證良好的生長條件。如需進行土壤處理,則應一年一次,主要采用蒸汽、浸泡或使用化學等方法對土壤消毒。具體(ti) 采用哪種方法要視溫度、使用持續時間和濃度而定。蒸汽方法對25厘米至30厘米深的土壤,用80℃的蒸汽消毒至少1小時,弱壓蒸汽效果好於(yu) 強壓蒸汽。蒸汽消毒可防治除腐黴病以外的其他病害。蒸汽消毒再輔以施加特殊的殺菌劑,除菌效果更好。但對pH較低的淤泥土,蒸汽導致其中有害物質錳超標,隻有加人適量石灰調...

  • 2009

    9-4

    花果期是辣椒一生中生長量zui大的時期,此期高溫多雨又易幹旱,而辣椒是喜溫暖、怕高溫,喜陽光、怕暴曬和連陰天,喜濕潤、怕雨澇和幹旱,喜肥沃、怕氮肥過多和地力瘠薄的作物。因此,能否獲得高產(chan) ,花果期管理尤為(wei) 重要,管理技術有以下要點。一、澆水花果期是辣椒營養(yang) 生長與(yu) 生殖生長並進時期,不能缺水,尤其遇伏旱,必須及時澆水。大雨之後應立即排水,並澆井水,以降溫換氣,保護根係不早衰。立秋之後,要保持地皮不幹,一般應澆1-3次水。二、施肥辣椒需磷鉀肥較多,應增施有機肥和磷鉀肥,適量用氮肥。此期...

  • 2009

    9-4

    大豆生育所需要的營養(yang) 元素有17種。1.成分。籽粒產(chan) 量為(wei) 4000千克/公頃,植株總幹重(包括根係)約8800千克。其化學成分為(wei) :碳3920千克、氫500千克、氧3700千克、氮260千克、磷34千克、鉀125千克、鈣90千克、鎂40千克、硫28千克以及少量的氯、鐵、錳、鋅、銅、硼、鉬和鈷等。占總含量90%以上的碳、氫、氧三種元素,是由碳素同化作用和吸收水分獲得的。2.來源。一是根從(cong) 土壤中吸收的化合態氮;二是大豆根瘤菌固定空氣中的遊離氮素。其餘(yu) 13種元素是從(cong) 土壤中吸收的。大豆對氮...

共 3878 條記錄,當前 508 / 554 頁  首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末頁  跳轉到第頁 
kaiyun开云真人
  • 聯係人:陳麗婷
  • 地址:杭州市拱墅區祥園路中國(杭州)智慧信息產業園3號樓11-13樓
  • 郵箱:yangli@top17.net
  • 傳真:86-0571-86059660
關注我們

歡迎您關(guan) 注我們(men) 的微信公眾(zhong) 號了解更多信息

掃一掃
關注我們
版權所有©2025kaiyun开云真人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xml    總訪問量:1017068
    技術支持: